Hi quest ,  welcome  |  

论新军事变革与后冷战时代的海权

07/2012| 杨 震/ 周云亨| 太平洋学报, 2012. (7)
【摘要】海权论作为地缘政治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一直随着国际社会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与时俱进。随着新军事变革在全球的蓬勃发展,这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战略学派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本文将从新军事变革的角度论证海权论已从冷战时代向后冷战时代转变。作为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产物,冷战时代的海权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国家经略海洋的需要。信息化的时代需要信息化的海权即后冷战时代海权。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出现不仅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丰富和发展了海权论。


【关键词】海权论 新军事变革 机械化 信息化
【作者简介】杨震(1977—),男,江苏海安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2007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海权理论;周云亨(1982—),男,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能源安全。

众所周知,地缘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流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ola Spykman)甚至认为,地缘政治和均势是支撑国际关系理论的两根支柱海权论作为地缘政治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一、海权论的诞生及其演进

海权思想自远古时期人类建立海洋文明起就开始萌芽。迄今为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文明及生产力的发展,海权思想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巨大的护城河阶段;贸易大通道阶段;主战场阶段;以海制陆阶段

然而真正完整系统地提出海权论思想的人是美国海军将领、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马汉的海权论以《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制海权对17931812年法国革命和法兰西帝国历史的影响》、《制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三部著作为代表,这同时也标志着新海军的诞生,而且创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思想学派。海权论的诞生使美国认识到海权对世界的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马汉认为海权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强调海洋的重要性和控制海洋的战略意义。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贸易并进而控制世界财富。因此,海洋必然成为渴望获得财富和拥有实力的海上强国进行竞争和发生冲突的主要领域。海上强国要获得海上行动自由,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作为一个商品输出国家,必须生产足够的产品供出口并进行商品交换;必须拥有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运输船只;必须占有能够保护和发展海外贸易、获取巨大利益的殖民地和基地;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以保护海外领地及其与本国基地之间的交通线。马汉认为海权的构成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构造、领土范围、人口、民族特点、政府的特点等,海权的要素是:生产、航运和殖民地海军战略的目标是保证国家获得平时和战时的海权,海军战略的关键是平时和战时建立并发展国家的海上力量。海权论的提出,大大加快了各国对海权的重视以及现代海军的发展,强大的世界性海军成为世界强国的保障和象征。此外,马汉提出国际关系是制定军事战略必不可少的因素,要取得成功必须目的专一。

①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作为地缘政治学中第一个成型的理论体系,海权论不仅本身地位举足轻重,而且还对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的陆权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其现实意义而言,美国通过海权论的理论指导,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并借此谋取了世界霸权。而德国和日本接受了海权论的观点,企图通过扩建海军来谋求霸权地位,与当时的海上霸权发生冲突,并因此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海权论的诞生不但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和军事战略,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时光荏苒,海权论并未随着马汉的逝去而停滞。相反,随着国际形势与军事技术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与军事理论家对海权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前苏联海军司令、海军元帅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Sergey Georgvevich Gorshkov)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创立的“国家海上威力论”被认为是前苏联版的海权论,戈尔什科夫本人也被称为“红色马汉”。戈尔什科夫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必须重视海洋、海战场和海军,这带有全局性的战略作用。在此基础上,他系统论述了建设和发展海军的根本途径及海军的使用等重大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海上威力,是这个国家开发世界海洋的手段和保护国家海洋权益乃至全局利益的手段二者之总和。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而可能对该国的国际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海战场可能成为未来战争胜负攸关的主战场,海军则可以改变武装斗争的进程甚至结局,因此,作为军事因素的海军在国家海上威力中起着最基本的主导作用。海军建设以“为国家的政治服务”为终极目的,海洋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强大的海军。在建军思想上,戈尔什科夫认为必须要建立一支全面平衡发展的海军,海军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最强战斗力。在海军的作战模式上,戈尔什科夫认为,海军的作战任务有两项:对海作战和对陆作战。后者是对海权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特别是核时代背景条件下的一种补充与完善。

此外,朱利安·科贝特(Julian Stafford Corbett)的“海洋战略论”、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的“离岸平衡手”说、乔治·莫德尔斯基(George Modelski)的“海权-世界霸权周期论”、小约翰·莱曼(Jr John Leman)的“海上优势论”、巴里·波森(Barry Posen)的“空间控制权论”、伍承祖的“海洋环区论”、JRV﹒普雷斯科特(JRVPrescott)的“海洋政治地理论”等理论对后马汉时代海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丰富和扩展了海权论的内容,使这个古老的地缘政治理论流派重新焕发出青春。而海权的概念也因此得以界定:海权是一种以国家利益为诉求,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以战争、法律、经济开发、科学考察、谈判或合作等为手段,以海上实力为基础,以控制海洋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管理的一种带有综合国力性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得失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的兴衰。

①[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安常容、成忠勤译:《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②杨震、周云亨:“论军事技术对海权论发展的影响”,《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第158页。

二、新军事变革的诞生及其影响
人类文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而人类战争基于技术形态的进步,总共分为4个阶段:冷兵器时代、热兵器时代、机械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江泽民曾经指出:“人类战争在经历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几个阶段后,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在战争形态演变的过程中,战争样式、武器装备、作战手段、作战方式、武装力量、战略战术等方面发生数次根本性变化,但战争的暴力性质并未改变。冷兵器时代,对抗双方以体能较量为主,战争中通过近距离格斗与搏杀消灭敌人,战争呈现出原始的野蛮与残酷。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武器的威力大大增强,交战双方由单纯的体能较量转化为火器所释放的化学能的较量,战争中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增大,战争暴力不断强化。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后,战争的性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坦克、飞机、大炮、导弹、核武器相继出现,交战双方的对抗发展成包括各种兵器所释放的物理能、化学能、核能在内的综合整体对抗,战争地域从大陆扩展到海洋、天空,战争空间从平面发展到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马汉的海权论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新军事变革是以人类技术社会(时代)形态以工业社会(时代)向信息社会(时代)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系统集成”和“虚拟实践”为主要手段,把工业化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其核心是,把工业时代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所谓新军事变革,简单地说,是指世界军事由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全面转型。

判断是否发生军事变革,必须依据三个参照标准。一是人类社会技术形态的时代转型,是军事变革发生的根本性前提条件。当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到足以改变人类生活总体面貌的程度时,便可视为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发生了时代转型。军事变革必须发生在人类社会技术形态的整体转型期。导致人类战争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某一种科学技术群体成为战争形态的主要技术标志。二是军事变革必须涉及军事领域的诸多方面,导致作战方式、军事理论、武器装备、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发生根本性、系统性的变化,从而在整体上而不是局部上改变人类战争的面貌。三是军事变革通常在数个国家逐步开展,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新军事变革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先导。20世纪后半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科学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群和高技术产业蓬勃兴起。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变革,产生了精确制导技术、遥感与测控技术、卫星通信与预警技术、全球定位导航技术、隐身技术、夜视技术、新材料技术、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群,推动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快速机动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新军事变革催生了高技术的作战力量和多样化的作战手段,使现代战争的可控性显著增强,为运用军事手段达成政治目的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的可能选择。简言之,新军事变革是由新科技的创新运用,结合军事准则、战法、组织理念、崭新的调整所带来的重大变革,将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作战的本质与特征。

①江泽民著:《论国防和军队建设》,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②姚有志主编:《战争战略论》,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③王保存著:《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④薛国安、王海编著:《世界新军事变革问题热点解答》,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⑤孙科佳著:《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长征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前苏联率先于1979年提出“新军事技术革命”的概念,指出现代战争已经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并指导前苏军进行信息化建设,并从此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先河。1993年,美国国防部基本评估办公室主任安东尼·马歇尔(Anthony Marshall)等人正式建议用“军事变革”来替代“军事技术革命”的术语,因为“重大的变革所要求的是技术与新作战理论以及为了实践这一理论而产生的新军事编制的结合”。而实际上,美国的新军事变革早已开始,并在海湾战争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三、美国海军转型与后冷战时代的海权

31 出台众多文件,保证海军战略转型

作为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海军是新军事变革的重点对象。美海军的军事变革主要体现在美国海军的转型上。面对已经变化了的作战对象和作战环境,美海军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的战略思想文件,为美海军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指导。1992年以来,美国颁布了一系列海军转型文件:其中包括:19929月的《由海向陆———为美国海军进入21世纪做准备》战略白皮书,199410月的《前沿存在———由海向陆》战略白皮书,2002年的《海军转型路线图》和《21世纪海上力量》发展构想,2006年的《海军作战概念2006》文件2007年的《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2010年的《海军作战概念2010》文件⑨等,既指出了美国海军的转型方向,也涵盖了海军新战略的具体内容。美国海军通过这样的转型,率先进入了信息化海军的行列。

19929月,美国海军部长、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共同批准并颁布了《由海向陆———为美国海军进入21世纪做准备》战略白皮书,从而开始了海军战略的新转型。该白皮书对冷战时期的海上战略进行了许多重大调整,并提出了建设21世纪美国海军的新框架:①变“打海上大战”为“对付地区冲突”;②变“前沿部署”为“前沿存在”;③变“在海上作战”为“从海上出击”;④变“独立实施大规模海战”为“从海上支援陆、空军的联合作战”。美国海军除了执行战略威慑和海上兵力投送等传统使命外,必须成为一支与过去有根本区别的海军,它将“为联合行动的展开提供海上远征部队,应国家的需要而由海向陆采取行动”。该白皮书一改“海权论”的传统教义,在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将在大洋上进行决战夺取“制海权”当作首要任务,而是将支援近岸和陆上作战作为自己的使命,因此成为自“海权论”提出以来最重要的海军文献。白皮书中所提出的“由海向陆”战略反映了新时期美国海军在国家军事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作战任务、作战方式等方面转型的开始。美国海军又于199410月发表了《前沿存在———由海向陆》战略白皮书,该白皮书在肯定了两年前《由海向陆》战略白皮书中所阐释的海军作战指导思想根本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从海到陆”的作战思想,提出并论述了海上力量“前沿存在”、“前沿部署”、“前沿作战”的重要性。白皮书还认为“美国大多数的重要利益都在海外,美国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必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前沿部署,准备战斗并维持和平。”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Office of Net Assessment OfficeT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http://sacsaiccomrmapaperhtmOctober 122003
②陈伯江著:《美国高级将领与著名学者访谈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From the SeaPreparing the Naval Service for the 21st CenturySeptember 1992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policynavyftshtm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ForwardFrom the SeaOctober 1994p13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policynavyforwardfromtheseapdf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Naval Transformation RoadmapJuly 2002http://wwwoftosdmillibrarylibrary_filesdocument_202_naval_transformationpdf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Sea Power 21October 2002p2http://wwwchinfonavymilnavpalibcnoproceedingshtml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Naval Operations Concept 2006http://wwwquanticousmcmilseabasingdocsNaval_Operations_Concept_2006pdf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A Cooperative Strategy for 21st Century Seapowerhttp://wwwnavymilmaritimeMaritimestrategypdf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Naval Operations Concept 2010http://wwwnavymilmaritime//nocNOC2010pdf

20005月,美国海军出台了《2020海军远景:未来———由海向陆》,进一步肯定了未来的美国海军是一支“由海向陆投送美国力量和影响”为核心使命的武装力量,提出实现这一使命的两大支柱分别是“前沿存在”和“知识优势”,将灵活反应的全球远征对陆作战作为自己的基本行动方式,并将“网络中心战”定位为最核心的作战能力。2002年美国海军又对自己的战略转型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调整,确定了转型目标以及实施方法。这一年美国海军先后公布了《海军转型路线图》和《21世纪海上力量》发展构想,为美国海军应对21世纪的挑战制定了明确的转型构想和作战架构。美国海军转型的重点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加快“力量网络”建设,实现“网络中心战”由概念到实践的转变,强调21世纪初美国海军必须具备的14项作战能力,要建设具有“海上打击”、“海上盾牌”和“海上基地”三大核心能力,能有效控制海洋及由海向陆投送力量并实施远征机动作战的海军和陆战队合成部队,从而打造一支21世纪的海上无敌的舰队,为其继续称霸全球做好准备。200210月,美国海军又公布了《21世纪海军力量:海军远景》战略白皮书,指出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作为一支联合作战部队在控制海洋、投送力量、进行越洋防御和施加影响方面的新方向”。该白皮书对美国海军陆战队的《21世纪海军陆战队战略》与美国海军的《21世纪海上力量》中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思想进行了集中论述,强调“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所组成的联合部队将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全世界范围内毫不倦怠的为美国提供服务”。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既是美国海军面向新世纪战略转型成就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其“海上打击”、“海上盾牌”、“海上基地”三大转型作战概念的具体运用,海军在战争中的不俗表现也表明了海军战略转型的成就。

32 后冷战时代美国海权的特点

美国海军转型文件的出台及其战略措施的实施在海军史甚至是海权历史上具有划时代事件的意义,它标志着海权论这一机械化战争时代的产物已经发展演变成信息化时代的海军战略及国际关系理论,即本文要论述的后冷战时代海权。从这些转型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后冷战时代美国海权的一些特点。

1)战争技术形态的改变。美海军转型文件《2020海军远景:未来———由海向陆》将网络中心战定位为最核心的作战能力,这说明美海军已经开始将其本身的定位由机械化海军向信息化海军转变。所谓网络中心战,就是通过部队网络化而实行的军事行动。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杰伊·L.约翰逊(Jay LJohnson)上将提出。1997423日,杰伊·L.约翰逊在美国海军学院安纳波利斯研讨会暨第123届年会上指出,军队“正处于一场从平台中心战过渡到网络中心战的根本的变革中”。美海军认为,“‘信息时代的海军作战’描述出海军正从以平台为中心的作战向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过渡”。这说明美国海军已经开始把网络中心战这一信息战的模式作为日后海军作战的主要模式,而以平台为中心,靠火力制胜的机械化海军战争模式已经过时,不再成为美国海军制定其战略战术的主要依据。换言之,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海权就其技术形态而言,已经完成了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①金文凯:“新世纪鱼雷技术发展趋势研究”,《鱼雷技术》,2001年第1期,第16页。
②李杰:“重视前沿存在强调联合作战———十年来美国海军的调整变化及特点”,《现代舰船》,2003年第1期,第12页。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Sea Power 21October 2002p2http://wwwchinfonavymilnavpalibcnoproceedingshtml
④王平建、侯建军、李杰著:《美国未来海军》,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⑤同④,第22页。
⑥[美]戴维·S.艾伯茨著,方正、杨波等译:《网络中心战———开发和利用信息优势》,空军指挥学院编译出版,2003年版,第172页。
⑦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备战2020———美军21世纪初构想》,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2)作战空间的转变。美海军认为“仅考虑海洋和区域控制已不能满足需要,未来的海军部队将面临诸如陆基巡航导弹、天基卫星目标定位和信息作战等‘反通行’能力的挑战。因此,海军部队必须通过防御、挫败、拒止或抵消敌人的能力来控制整个作战空间。这一作战空间包括海洋、空中、陆地、太空和计算机空间。”这充分说明后冷战时代海权的作战空间已经大大拓展,由第一代海权的海洋单维空间向海陆空天电五维空间发展,作战范畴由平面半立体向立体发展。换言之,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海权是五维的海权。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海权的作用空间已经从物理空间扩展至虚拟空间(电磁空间)。

3)作战对象的转变。美国海军在《21世纪海上武装力量合作战略》中提到:“营造和维护海上安全是减轻威胁缩短战争的基础,包括海盗行为、恐怖主义、武器扩散、毒品运输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打击这些传统和非传统的威胁,能够保护我们的国土安全,提高全球的稳定,和保护对所有国家都有利的海上自由航行。”美海军的对手也由敌对国家扩展为恐怖主义分子、海盗、军火贩子以及其他威胁其海洋安全及美国利益的对立面。

4)作战理念的转变。在上述文件中,美海军还提到:“促进并保持与更多国际伙伴的合作关系,与其他国家拓展合作关系有助于保障海上安全与稳定,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传统安全问题兴起,仅凭一国之力无从应对,在进入复合相互依赖的今天,美国海军提出了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理念。这是对传统海权观念的重大突破。当然,美国实施此计划有其私利的考虑,即控制他国海上武装力量。在多个国家海军参与到打击索马里海盗行动中去的时候,美国认为这是一个领导多国海军的良机,立即组建了第151联合特遣队,同时对参加该特遣队的成员持完全开放的态度。后冷战时代美国海权把合作当成达成战略目的的重要手段。

5)作战模式的转变。美海军认为“夺取制海权仍是海军对联合作战独有的贡献,对保证联合部队进入战区也至关重要。”“前沿海军部队还将利用海基战区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向陆地投送防御能力,保卫美国和盟军部队,保卫他们的国土。海军部队挫败和粉碎敌‘反通行’战略的能力,将对敌整体作战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海军攻击的是敌人资产的核心(即其‘反通行’系统),并把这一行动作为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一部分。”第一代海权的作战模式主要是海战、封锁和对陆沿岸攻击,夺取制海权只是为海军本军种的行动提供自由。而信息化时代现代战争争夺的是综合制权,海陆空天电各个军兵种可以相互合作、协同作战,形成一个整体。过去制海权的争夺是"海军决胜"模式,现代海权作为一种制权,与其他制权包括陆权、空权与太空权形成相互弥补和相互配合的关系,在夺取制海权的过程中,海军需要借助其他军种,与其他制权手段实行联合作战。在本世纪,谁掌握了外层空间技术,谁就掌握了制天权;谁掌握了制天权,谁就掌握了制空权;谁掌握了制空权,谁也就掌握了制海权。掌握了制天权、制空权和制海权,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权。要赢得海战的胜利,就必须夺取和保持

①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备战2020———美军21世纪初构想》,第220页。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A Cooperative Strategy for 21st Century SeapowerOctober2007http://wwwnavymilmaritimeMaritimestrategypdfp11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A Cooperative Strategy for 21st Century SeapowerOctoberp13
④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备战2020———美军21世纪初构想》,第220页。
⑤石家铸著:《海权与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⑥刘亚洲:“空中力量对大国与历史的意义”,郭树勇主编:《战略演讲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各个空间的控制权,包括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制电磁权等,并将各个空间的作战兵力协同起来,形成综合打击力量。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Norton Schwartz)和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奈特(Jonathan Greenert)指出,拥有强大空军不再能够确保制空权,而拥有强大海军也不再能够确保制海权,二者已相互交织,对某一领域的控制能力越来越依靠对其他领域的控制。因此,后冷战时代美国海权中的制海权已经成为综合制权的一部分,是与其他制权进行无缝链接的海权。

6)威慑方式的转变。后冷战时代海权和以往的海权一样,都将威慑作为海上力量的主要使用方式之一。然而,美海军的转型文件中提出的海军导弹防御体系却是一种新型的威慑模式:以防御、遏制进攻为目的的威慑模式。由海军来实施导弹防御的原因有三:首先,通过装载海基导弹拦截系统的海军军舰的前沿部署将敌对国家的弹道导弹击毁在助推段,从而提高导弹防御体系的战斗效能,并达到降低对手核威慑能力的战略意图;其次,美军经研究分析认为,世界各国可能用于袭击美国本土的37种弹道导弹中,有26种导弹的弹道是经过海区上空飞行的,这为实施海上拦截创造了条件;最后,海基导弹拦截比起陆基导弹拦截具备的一大优势就是如果拦截成功,敌方导弹残骸将坠落在海洋之上,远离美国本土,没有附带伤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海权已经成为攻防一体化的海权。

综上所述,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海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海权是信息化的海权,其作战空间涵盖海陆空天电五维战场,并与其他制权实行无缝连接,以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主要作战对象,其作战理念不仅包含对抗,也更看重合作,就其性质而言,后冷战时代海权因其向国际海洋空间提供安全,所以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然而,美国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还是主要在于维护其霸权地位,所以,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海权同时也是一种带有霸权护持性质的海权。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海权国家,其海权理论研究与实践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全球范围内的海权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海权将会对全球范围内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研究产生深刻而长久的影响。

四、对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思考

进入信息时代后,海权论不但没有衰落,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这个与时俱进的古老的地缘战略理论和军事理论的三大理论核心没有变,那就是以掌握制海权为主要目标,认为海权是决定大国命运的重要因素。面对日益发达的航天及导弹技术,作为一个社会的历史存在,海权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更加显示出它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深海现阶段依然是人类探测技术所不能到达的空白区域,同时也是海基核力量进行机动的辽阔场所。只有弹道导弹核潜艇才能把集中火力、机动和隐蔽这三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Boris Yeltsin)就曾说过:“到21世纪,俄罗斯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将以海基战略核力量为主。”海基核力量是进行二次核打击的主力,其战场生存能力远比空基和陆基核力量高,日后将会成为国家核威慑力量中的主力。
其次,就安全角度而言,海洋已经成为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就我国周边而言,日俄北方四岛争端、日韩独岛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及钓鱼岛之争、中韩黄海大陆架及苏岩礁之争、台海之争、南海争端等领土及领海和大陆架之争,美日同盟在海上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等,极大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海盗、海上恐怖袭击、海洋灾难性气候、海洋环境污染等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兴起,使海洋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在200911月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访华时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将海上安全与军事安全问题并列,可见海洋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应对海洋安全威胁方面,海权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①唐复全、黄金声、顾世强:“展望21世纪的海军”,《解放军报》,2000830日,第12版。
Norton Schwartz Jonathan GreenertAirSea Battle Promoting Stability in an Era of UncertaintyFebruary 202012 http://wwwtheamericaninterestcomarticlecfmpiece1212
③杜文龙:“浪尖上的盾牌:‘宙斯盾’系统面面观”,《舰船知识》,2009年第12期,第30页。
④徐舸、严建平、王家金编著:《濒海总动员:21世纪的海军战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最后,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的战争已经让位于以网络为中心的战争。海军的舰艇是各大军种武器装备中载重最大且容积最大的,可以安置下更多的网络中心战的装备,并且具备几乎是全球的机动能力,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此外,美军的核动力航母由于使用核反应堆发动机,这将会为网络中心战的装备提供几乎是无限制的电力供应。因此,在美军中率先提出“网络中心战”概念的就是海军。海洋与起伏不平的陆地不同,无遮无拦,光、电、声、磁等在海洋空间很少会被地形地物遮拦,通常可按自身的规律传播。可以说,海军在发展信息战能力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海权也将因为信息时代的来临而迎来一个大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海权不但在工业时代是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将是信息时代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取决于是否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并建立与之相称的海上武装力量。建国60多年以来,中国的海洋现状和海军建设很难说是成功的。就海洋权益而言,中国的大陆架和经济专属区遭到他国的侵占,南海岛礁大多被东南亚国家瓜分,钓鱼岛迄今尚未收回,就连苏岩礁也被韩国占领,我国主张的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有一半处于失控状态。这种情形不仅仅影响中国崛起的前景,也与现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造成上述这种令人不安局面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海军缺乏合理有效的战略,海军、甚至是整个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缺乏海权意识。而海权意识缺失主要是受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再次,重陆轻海的传统军事思想。因此,培养中华民族的海权理念任重而道远。海军力量是后冷战时代海权构成的核心,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对中国未来的海权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海军是一个技术密集的高技术军种,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海军建设决策的风险性极强,任何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在时间和资源方面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要求决策者既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要具有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既要发扬和完善传统的建军经验,又要善于弃旧创新,提高建军效益。海军建设的目标应包括:粉碎任何威胁中国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企图,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安全而稳定的海上战略环境,有效维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和保持对亚太地区足够的影响力,遏制来自海洋方向的侵略和打赢针对中国的战争,保持有效的海上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等。就中国海军的建设而言,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强海权意识,变革军种战略;优化兵种结构;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不对称作战能力;大力发展舰载高科技新概念武器,等等。

新军事变革从技术形态、作战模式、作战空间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人类战争的面貌与性质,也深刻地改变了制海权。所谓制海权,就是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区域海洋的控制权。这个是海军战略领域内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享有海上行动的自由,同时阻止敌方海上行动的自由;或实现海洋为己方所用而不为敌方所用的能力。美国海军认为,制海权的基本涵义是排斥敌人使用海洋,阻止敌人攻击或干扰己方的行动。前苏联将制海权定义为:为海军创造完成基本战斗任务的有利条件而在整个或局部海洋战区造成的对敌优势。中国军事学术界认为,制海权(Command of Sea)是指交战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海洋区域所取得的控制权。夺取制海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己方兵力的海上行动自由,保障己方海上交通运输和沿海安全;同时剥夺敌方的海上行动自由,破坏敌方的海上交通运输和沿海安全。丧失制海权则失去海上作战的自由,对于主要依赖海洋的国家,还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根据控制海洋区域的目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可分为战略制海权、战役制海权和战术制海权。
进入后冷战时代,在新军事变革的推动下,现代制海权的概念发生了演变:现代制海权是指为获取己方海上行动自由和阻止敌方海上行动自由,交战双方运用以海军兵力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在一定时间内对活动在一定海洋区域内敌方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力量的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制海权斗争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至电磁和信息空间,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领域。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制空权、制电磁权和制信息权已与制海权融为一体,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手段,都难以实现夺取和保持可靠的制海权的目的。换言之,随着导弹技术、海洋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海军作战的空间已遍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全维空间,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必将使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海战,呈现为在海、陆、空、天、电磁等领域展开的体系化全维对抗。制海权是海权的关键。可以说,新军事变革在理念上对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与演进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后冷战时代的海权在技术形态上从冷战时代的机械化战争时代海权进化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海权,规模从马汉时代的一维空间到冷战时代的三维空间进化到后冷战时代的陆海空天电磁五维空间,范围也从冷战时代的远海大洋向后冷战时代的从濒海地带直抵大陆纵深发展。简言之,新军事变革使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得以进步,也使其规模范围得到扩大。新军事变革已经成为后冷战时代海权发展演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①薛桂芳、胡增祥编著:《海洋法理论与实践》,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美]彼得·卡斯滕著,王培译:《海军贵族———安纳波利斯的黄金时期及现代美国海军至上主义的出现》,海潮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第3页。
③霍小勇主编:《震撼世界历史的大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④刘一建:“中国未来的海军建设与海军战略”,《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第96100页。

五、结 语
未来美国海权将会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化而发展。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美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远程精确常规打击能力、建立数字化海战场以及进行信息化聚焦后勤保障的能力,其海洋控制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加,对陆地事务的影响力也将得以增强。可以预见,未来的美国海权将会强化其在霸权护持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作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并且将合作、威慑与打击作为实施国家意志的手段,美国海权的功能将得以拓展。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不能不提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海洋被划为不同的海域:内水、领海、毗连区、群岛水域、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不同的海域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制度。沿海国和其他国家在这些海域的权利与义务各不相同。从海权的角度来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柄双刃剑:对于美国这样的海权强国来说,该公约限制了其行动自由;而对于广大第三世界沿海国家而言,公约的生效为保卫其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武器。未来关于海洋的国际法将会对后冷战时代海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在过去20年中,一股强大的海洋经济和海洋导向已经嫁接在封闭的大陆型中国政治之上,虽然中国整体上仍是大陆国家,但对中国而言,如何实现对海洋的有效控制、开发、利用、治理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战略问题。后冷战时代海权是一个国家以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法律等手段对海洋实施控制、开发和利用的一种综合能力。因此,发展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海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育海权意识;制订海洋战略;推进海军转型;发展海洋产业;继续加强海洋法的研究与建设;增强海洋科技实力。只有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国拥有与自身国际地位和大国禀赋相匹配的强大海权。

①吕贤臣:《现代海权构成与发展问题思考》,海军指挥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第6页。
②黄江:“论现代制海权”,《中国军事科学》,2003年第2期,第25页。
③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学术II》,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10页。
④同②,第2526页。
⑤杜光远:“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海军作战理论分析”,《国防科技》,2005年第12期,第67页。
USDepartment of the NavyNaval Operations Concept 2010p512010http://wwwnavymilmaritimenocNOC2010pdf
⑦程晓霞著:《国际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①这也是美国多年来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因之一。
Saul BCohenGeopolitics of the World SystemLanham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Inc.,2003p38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