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quest ,  welcome  |  

“安倍经济学”到了荣枯点?

28/05/2013 |秦宏|金融时报
日本股市上周四放量暴跌7.32%,创13年以来的最大跌幅。日本内阁高官急忙出面喊话,称股市暴跌是源于中国经济数据下滑等因素。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关系密切,中国经济一直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之一,中国经济调整必然会对日本经济产生影响。但如果将此次日本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中国,则有失偏颇。我们要看到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后面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首先是市场正常波动。自去年年底安倍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半年时间里,日本股市累计升幅超过50%,尤其暴跌前几日,日本股市上涨幅度空前,一度超过五年半以来的高点。投资者获利回吐,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
其次是“安倍经济学”负面效应。安倍超宽松货币政策促使日元贬值,国债收益率减小,这对机构和普通民众意味着腰包缩水。尤其是4月份日本央行开始的最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让日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跳水,突破100关口,促使投资者改变投资方向,减小所持国债规模。今年日本大型银行净卖出以长期与中期为主的国债约2.7万亿日元,而3月则是净买入7800亿日元,日本国债收益率存在上涨的动能。
美国因素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上周三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有关退出量化宽松的含糊表态,加上之后发布的会议纪要,引发了市场对美国即将实施退出政策的猜测如果美国开始退出,美国债收益率将会升高,投资者必然会转投经济向好、收益率更高且安全性更高的美国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金融市场上周四点出现债市领跌,国债收益率快速蹿升,随后股市暴跌的重要原因。
从更深层次看,当前日本经济隐忧颇多,不足以支撑当前股市,日本股市大幅下跌在所难免。
一是“安倍经济学”没能大幅提升日本经济的增长动能日本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呈现个人消费和出口上升、投资下降“两升一降”的不正常现象。企业在消费和出口增长的情况下并未增加投资,反映出企业对当前金融刺激政策的持续性缺乏信心日本消费虽然有所增长,但动力不是来源于普通民众,而是来自股市投资获益者。《每日新闻》调查显示,80%的普通民众没有体会到经济复苏,更多感受到的是日元贬值而带来的物价上涨。日本的出口形势也并非那么乐观。4月份出口额以日元计价增加了3.8%,但是由于日元贬值,实际出口数量却降低了5.3%。显然“安倍经济学”没有达到扩投资、促销费、增出口、提信心的目标。
二是债务风险增大。日本国债总额接近GDP的240%,财政入不敷出。在当前超宽松货币的政策作用下,日元快速贬值,通胀水平不断增加,将促使资本外流,大幅增加日政府偿本付息的压力。如果此趋势形成惯性,日本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客观地说,从近期机构大幅抛售日本国债、日本海外投资增加的现象看,日本已出现了这样的苗头。
其三,周边国家开始出手应对。“安倍经济学”推动日元大幅贬值使韩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倍感压力,既削弱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也会使其面临热钱涌入的窘境。5月9日,韩国央行率先出手,将基准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2.5%。邻国的反应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安倍经济学”的效力。
世人皆知,日本经济的根本症结在于老龄少子化。“安倍经济学”的实质无异于“给老人打大剂量吗啡”,是在饮鸩止渴。此次日本股市暴跌是否是表明,日本这个“老人”已经承受不住?“安倍经济学”能否继续?日本经济是否会因此加速衰落?这也许是我们下一阶段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0618

失去的二十年教训何在
28/05/2013 |原真人|朝日新闻
连日来,电视上的新闻节目中经常播放百货公司的高级腕表或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卡畅销的话题。只不过数天前,安倍政权的经济政策“安倍经济学”还让日本列岛沉浸在一片经济泡沫的小浪潮中,而股价大跌却迎头泼上一桶冷水
  推动股价暴涨的是由黑田东彦率领的日本银行所实施的“异次元宽松”政策。借助这一史上规模空前的撒钱政策的东风,投资热钱大量流入股票市场。
  決定日本国内“货币总量”的是日本银行。这一总量一般规模在80至90万亿日元左右。虽然日银前总裁白川方明提出了宽松政策,将该额度放宽到2倍,仍被首相安倍晋三指责为“对宽松不够热心”,最终不得不离开日银。取而代之的“黑田版日银”轻易制定了将这一额度放宽至约3倍的目标。
  但是货币量未必与物价上涨或景气好转相关。货币是促进物品与服务流动的“经济血液”。如果企业或者家庭不“动用”这些货币而是储蓄起来,或者流向海外,那么即使货币量增加,也没有实现在日本国内的循环,景气状况也就不会好转
  因此,仅靠货币量是无法形成通胀的。“这是全世界央行的共识,但只有日银想要以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做”,花旗集团证券副会长藤田勉如是说。
  尽管如此,黑田版日银仍试图通过强化量化宽松来摆脱通缩。而一直以来证明这种做法在现实中行不通的,不是别人正是日本自己在“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银行反复对货币量放宽或收紧,终于把总量推升至原来的3倍。即便如此,那二十年中日本的物价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却依然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
  也就是说,即使放宽金融,不但物价不会上涨,增长率也不可能随之提高。以往的事实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美联储(FRB)主席伯南克在学者时代,就是一位力推“从直升机向下撒钱”的强势金融宽松论者。但是最近他也谈到金融政策“并非万金油”,逐步修正自己的观点。据说,他曾在各国央行行长的会议上非常热心地倾听前日银总裁白川的意见。
  安倍首相和黑田总裁可能都误解了。围绕金融宽松的争论,这两个人一直都把“要向美国学习大胆宽松政策”当成口号。然而事实上,美国当局一直以来却反从通缩和量化宽松的先驱——日本那里汲取历史经验。
  欧美说不定现在正把黑田版日银当成学习教材,研究这一没有成功先例的“庞大实验”的未来走向,分析这一实验可能会造成的社会成本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