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亚洲,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促进亚洲团结的力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即属于这种力量。另外一种是分裂亚洲的力量。例如在日本就有这样一些主张,其中一种是“海洋国家同盟”构想。这种思考强调日本的特殊性,力主引进域外势力,建立海洋国家同盟,形成对抗亚洲大陆的势力。第二种是“价值观同盟”构想。这种主张提倡价值观外交,搞价值观相同国家的联合,包围中国。第三种是提倡“亚洲国家等级论”。这种观点把亚洲国家按文明时序、文明高低区分,认为中国是“现代”国家,而日本则是“后现代”国家,具有更高文明。
上述三种观点,均以不同方式,从各个角度试图分裂亚洲。
站在亚洲团结的立场,我们必须强调“亚洲一体”。亚洲曾有一个彼此学习的时代,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共同的价值观念。自20世纪90年代,亚洲呈现普遍繁荣,彼此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今天,分裂亚洲力量增长,亚洲国家必须更加团结,才能抗衡分裂。
当前亚洲整体走向复兴,面临如何面对域外势力干预问题。域外势力往往通过、利用亚洲国家狭隘民族主义实现目的。我们需要恰当对待域外力量在亚洲的存在,同时有效控制亚洲地区的民族主义。这是亚洲团结、崛起的关键。我们应耐心说明,亚洲团结,并非排斥域外国家的存在。团结的亚洲,要构筑的体系对外应开放,对内则应相互合作、包容。
亚洲存在两种民族主义,一是抵抗民族主义,另一是狭隘民族主义。在追求民族独立、维护统一方面,抵抗民族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这种抵抗民族主义已经积淀成为国家建设的正统性。展望未来,这种抵抗民族主义,完全可以升华成为一种融合亚洲的力量。
至于第二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则是亚洲团结的障碍。今天,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在亚洲造成的分裂,促进亚洲团结应是各国民众的利益所在。
自由、民主、法治、市场经济等,是现代国家的普遍要素,并非为某一国家独有,更不能以此划线,制造对立。另外,推行价值观外交的亚洲分裂主义者,否认亚洲的普遍价值。许多亚洲国家,都可以发现其价值体系存在开放、多元、包容等特点。在维护传统价值同时,亚洲均在不同程度引进自由、民主、法治与市场经济制度。
对亚洲文明崛起,中国应肩负更大责任。中国可以成为繁荣亚洲文化的大集散地,可以借这个集散地,实现亚洲文化的融合与重塑。中国应大量派遣优秀学生到亚洲各国、周边各国学习,大量吸收亚洲国家青年才俊来华留学。要大力介绍周边国家的文学、艺术、学术成果,让周边国家的优秀作家、演员、学者在中国家喻户晓。
一个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正在亚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形成。西太平洋沿岸10余座千万级人口超大城市以及周边城市,联成一条西太平洋城市带。ICT普及、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高铁航空网络普及,将亚洲日益连成一体。亚洲民族勤勉自强以及变革意识,创造了人类历史空前的繁荣。这一切,都离不开亚洲团结。(作者是旅日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