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quest ,  welcome  |  

台湾后殖民下的「保钓殒落时代」

02/05/2013 | 
按》马英九弃钓,在美国「重返亚洲」的后殖民下更趋明朗。安倍的外交国师冈崎久彦最近发表《第二次尼克松冲击来临了吗?》,文章表示「从奥巴马连任政府主要官员最近的言论来看,不禁令人担忧,越过日本拉近中美关系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美国在中韩、美韩、美日、韩日的错综关系中正在调整自己的西太战略再调整。一方面遏制中国,一方面又不能下手过重,采高度竞争手段而伤害美国自己的西太利益。于是,出现了冈崎久彦《第二次尼克松冲击》的危机感,显示日本安倍政权评估美国拒绝封锁中国的不安。

如果日本外交国师看见了《第二次尼克松冲击》,或韩国舆论也看见了,美国为了联合中国解决北韩核问题,克里公开表示「美国可能撤回军力部署」」,这让韩国产生美军撤离的危机感。相对日韩,似乎台湾有更多的「不见」。不久前台北签署台日渔协,算是最早亮牌?是不是如石之瑜教授所说,「台北已无止尽的陷入向日、美交心的恶性循环中」?

读了石之瑜教授文章,给我们启发,「马英九保钓之殒落」。台湾后殖民下「保钓殒落时代」的来临。
立報社論:漁權爭議的蝴蝶效應
20/05/2013 | 立報

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台灣人民義憤填膺,連日來佔據媒體最顯著位置。如果我們拋開情緒,台菲衝突對國際局勢會產生怎樣長遠的影響?只是國際間常有的衝突,事情過後一切將回歸原貌?或是台菲關係的重要轉折點?甚至是台灣對外關係的里程碑?還是影響東亞國際局勢的導火線?在台灣各界強烈抗議菲律賓的冷血攻擊,提出各種制裁措施之際,或許應該拉長視野,探討這個事件的歷史意義。


我們曾經指出,菲律賓軍力遠遜台灣,卻膽敢挑釁,一定有所依恃,最主要是受到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鼓勵。但是美國的目標乃是中國大陸。菲律賓去年在黃岩島海域拘捕中國漁船,但是隨後中國海監船護漁,救回中國漁船,並且與菲律賓公務船長期對峙;顯然,菲律賓並未在黃岩島事件占到便宜,也因此美國的「鼓勵」並未達到預期效果。菲律賓在黃岩島事件曾經挑起反華民粹,多少符合美國的期待;可是,民粹一旦挑動,不能沒有結果,菲律賓遂轉而攻擊台灣的廣大興漁船。
這個攻擊就不符合美國「重返亞洲,抑制中國崛起」的政策需要。台灣與菲律賓,都是美國包圍中國的「第一島鏈」組成部分。台、菲發生糾紛,會弱化第一島鏈的威力。更使美國擔心的,乃是台灣在對菲律賓的抗議如果達不到起碼的目的,有可能會尋求中國大陸奧援,這就與美國「重返亞洲」的企圖背道而馳。因此,台、菲之間的爭議,美國的立場就有些兩難。美國最初保持沉默,似乎要採取中立。但是,這個表面的中立在美國政府的一次記者會中露出馬腳。美國官方發言人在記者的詢問中要求台、菲雙方克制,這顯然是不區分加害者與受害者,一律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實質上偏袒菲律賓。
美國偏袒菲律賓,是值得玩味的。美國似乎不太擔心台灣會因此轉向兩岸合作抗議。相對說來,美國比較擔心菲律賓的挫折感:如果對台灣都佔不到便宜,以後就更不敢挑釁中國。這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政情瞭解得十分深刻,吃定台灣沒有膽量、也沒有可能進行兩岸的合作抗議
美國對台灣的政情也許看得很透,但是對台灣人民的智慧過分低估。廣大興漁船被攻擊以來,台灣民間主張兩岸合作的輿論日益強烈,連主流媒體都已經公然發出這樣的主張。台灣人越來越認識到,依賴美國的政策,不僅保衛不了釣魚台,連菲律賓海域的漁權都得不到保障。
從世界格局來看,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也許只是小事一件,就如一隻蝴蝶似乎不可能干擾地球大氣的變化;然而,混沌理論告訴人們蝴蝶效應的威力。廣大興漁船事件或許就是顛覆美國「重返亞洲」政策的蝴蝶。


马英九的背后受到美国的影响,日本可以暂时拔掉一根“刺儿”
07/05/2013 | 鹈饲启|朝日新闻


4月21日凌晨,笔者在北京出差,在入住的酒店内随意按电视遥控器时,突然被一档论讨节目吸引了。“日本的第一目的,是离间两岸”、“正因为美国在背后支持,才得以实现”、“马英九为了选票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节目中讨论的话题是日本和台湾于4月10日签署的日台渔业协定。这档上海某电视台的节目中,4名海洋及安保方面的中国专家就这个话题进行了1个小时的激烈讨论。
  4月20日上午,中国四川省发生了大地震,之后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家电视台都开始滚动播报与救援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而这档谈话节目就插在这些地震报道之间。
  围绕日中两国间的重大问题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日本和台湾绕过中国达成了协议——从节目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中国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日台围绕渔业协定已断断续续地谈判了17年。
  日本主张以中间线划分海域,而台湾却以“暂定执法线”划分自己的海域,将日本很大面积的海域包括在内。虽然日、台各自主张的海域相互重叠,但实际控制该海域的是日本。因此,日本曾经抓获过进入该海域的台湾渔船并进行罚款,台湾方面对此非常不满。
  但是,因为台湾也主张对尖阁诸岛拥有主权,使得日台渔业谈判进展不顺。谈判内容涉及台湾方面可在多大范围内进行捕鱼,这日本来说没什么好处。正因为如此,日本缺乏推动协商的动力。2009年后的大约4年间,该项谈判一直没有重启。
  而时隔数年重启渔业权谈判预备会议的契机却是日本政府实施的尖阁诸岛国有化政策。日本政府的这一举动招致了台湾的抗议。去年9月末,台湾渔船团队大张旗鼓地入侵尖阁领海,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用“水炮”进行驱赶,双方上演了一场“华丽”交锋。
  尖阁诸岛国有化后,强烈抗议的中国试图改变尖阁海域的现状,而一旦台湾也参与到纷争中,事态将会更加难以控制。为此,日本方面产生了危机感。
  即便如此,渔业权谈判进展的也并非顺利。渔业协定的问题,不仅牵涉到台湾,同时还涉及日本冲绳渔民的权利。“与其签订协定,倒不如加强(对台湾渔船的)管制”,日本某水产业者的态度强硬。
  今年2月,情况突然发生了重大转变。“马总统既然那样说了。作为日本也得响应。首相官邸已做出了决断。”3月,笔者与日本外务省某干部见面时,对方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
  马英九在2月的国民党会议上,表示将不会在尖阁问题上与中国联手。马英九在学生时代就曾研究过尖阁问题,对该区域主权态度坚决。然而,现在马英九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据日台政府相关人士的消息,其背后的原因是受了美国方面的影响,美国政府开始担心“台湾可能在尖阁问题成为日中两国间冲突的导火索”。
  此后,围绕谈判海域,日台双方持续进行激烈的拉锯战。据参与谈判的有关人士透露,双方通过私下各种交涉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已是10日上午,也就是日台渔业协定签署的当天。
  由于日本和台湾之间并非国与国的关系,“渔业协定”准确地来说其实是各自民间窗口机构之间的“约定”。此次渔业协定不涉及尖阁周边领海问题,而是围绕北纬27度和北纬约24.5度之间,即日、台双方各自主张的重叠海域内,允许台湾渔船进行捕捞作业。事实上,此次渔业协定的签署,日台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大突破”、“重大突破”……渔业协定签署的第二天,台湾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大幅报道了此事。正如上文提到的,这一海域至今一直由日本实际控制。站在日本的立场,这相当于对台湾作出了很大程度的让步。
  4月23日,马英九在会见捷克国会议员代表团时非常自豪地表示,通过签署协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尖阁纷争的强度。显然马英九对于不仅没有让出主权,同时还把握住一切机会达成了渔业协定这一点相当满意,抓住一切机会褒奖这一成果。对支持率低迷的马英九来说,这是难得的好消息。
  尽管冲绳的渔业相关人士对此强烈反对,但对日本来说,这样做可以暂时拔掉与台湾间在尖阁问题上的一根“刺儿”,可谓意义重大。在协定上签字的日方代表、交流协会会长大桥光夫评价称,“确保东海的和平与稳定,不仅是日本,也是全世界的共同利益”。
  而台湾东部宜兰县的某渔业相关人士的话也耐人寻味。在此次协定涉及海域内进行捕捞作业的渔民,大多来自该地区。而针对尖阁的抗议活动,该地区的渔民也曾大规模参与其中。然而,这位相关人士却强调说:“渔民只要可以捕鱼就行了。主权问题与我们没有关系。”对于尖阁领海他又说道:“日本人也好中国人也好,大家都不进去。台湾人也不进去。这样不是就好了吗。”
  这次的渔业协定,也可以说是在那些持强硬主张的台湾活动家与希望在该海域捕鱼的渔民之间制造了一层隔阂。实际上,某台湾活动家就表示,“今后,在台湾的抗议活动变得越来越难了”。
  最后,再来关注一下中国方面。
  围绕渔业协定,中国曾以“慎重处理台湾问题”为由,对日本向台湾方面靠拢进行牵制。中国一直以“钓鱼岛(即尖阁诸岛)是台湾的一部分,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钓鱼岛也属于中国”这样的逻辑来主张对尖阁的所有权。而现在台湾与日本握手言和,无论如何中国也难以接受吧。
  但是,中国并没有公开批评台湾。目前两岸关系以经济为中心稳健向前迈进,中国并不希望破坏这一关系。加之,如果从正面批判台湾,反而等于承认该渔业协定的有效性,这对中国不利。
  另一方面,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电视讨论节目中,有一名专家就此事发表了这样的意见,“中国还没能对尖阁周边海域实现实际控制”,因此台湾才与日本缔结了协定。只有中国加强实际控制,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
  4月23日,8艘中国海监船入侵尖阁海域的日本领海,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华社报道称,这是对在尖阁附近活动的日本船只进行执法。中国正在不断加强行动,试图改变日本对尖阁实际控制的现状。


金介寿:
美国政府不得不押着日本政府跟台湾妥协
08/05/2013 | 

【环球网综合报道】“台日渔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7日在台北登场,20年来台湾保钓运动登上钓鱼岛第一人、新北市议员金介寿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民间保钓已完成阶段性任务,未来保钓要交给两岸政府,两岸本来就要合作,不能说、也要做。
  据中评社消息,金介寿说,他认同两岸公开地讲“不要妥协”,但是私底下“明的不合作,暗的也要合作”,两岸不合作哪有今天?今天台湾有什么力量?军事力量还不如30、40年前,大陆今天军事力量赢台湾几十倍。
  金介寿说,他从20多岁起,就常搭船出海钓鱼,早期70、80年代,日本管得没那么严,一出船到钓鱼岛外海,用个铁条、绳索做个简单的钓具,一下子就钓上高经济价值的好鱼。他因从小在台湾四合院长大,会讲闽南语,就跟渔民聊天,渔民就把他们在钓鱼岛被日本人欺负的心声告诉他,才促使他投入保钓行动。
金介寿说,台日签订渔业协定是件好事,钓鱼岛外海是亲潮黑潮交会的地方,渔获惊人,可以让台湾渔船增加4530平方公里那么大的捕鱼区域,渔民收入会增加,消费者吃海鲜也比较便宜,像最近石斑鱼价格就降低了。
  金介寿表示,“台日渔业协议”让渔民增加收入,表面上功劳都算是马英九的,实际上,没有大陆政府的帮忙“impossible forever!”,就是大陆的强势,派海监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才逼得美国政府不得不押着日本政府跟台湾妥协。
  金介寿说,他的看法,民间保钓到此为止,交给台湾、大陆两岸政府就好了,现在民间保钓意义不大,毕竟没有武力,台方“海巡署”已经可以到钓鱼岛12海里外,大陆海监船更可以进到12海里内,日本拿两岸没辄。
  金介寿强调,他很佩服大陆厉害,如果今天大陆是国民党执政,恐怕也不会这么强势。
  金介寿兴奋指出,最近他听说,日本已要求日本渔船不要进入钓鱼岛12海里,因为大陆海监船要抓,以前是日本抓我们,扣船要求汇罚款,现在大陆比照办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日本船员有可能会被抓去大陆。以前日本是恶人,怎么用恶方法整我们,现在日本也知道厉害了,他听到日本渔船可能被抓去大陆要求汇罚钱,觉得好高兴。




争议民间东亚:侧记最近两场保钓座谈
20/10/2012 | 赵刚 人文与社会
2012年10月6日下午在师大综合大楼办了一场以最近东亚领土争议为主题的讨论会「民间东亚论坛:钓鱼台(尖阁岛)、独岛(竹岛)争议圆桌讨论」。与会者来自韩国、冲绳、中国大陆与台湾本地,并有两位日本人士透过视迅参与讨论。翌日在师大图书馆也办了一场保钓民间论坛「从钓鱼台到南海:美国重返亚洲下东亚海权争议」的讨论会。前一场我都在,后一场听了部分。

下面是我以前一场为主,后一场为副的记录。但必须说明的是,要再现这么多谈者的真实的乃至潜文本的内容,的确高度困难,更何况我对他们绝大多数人的素来想法也没接触,因此,这个整理一定有我的浅解甚或误解。每个人讲的都很精彩,但我还是只能交代我比较有专注(能)力的部分好了。以下并非逐字纪录,是我的二次整理。

韩国 李大勋


独岛问题是因为韩国12月要大选,而被批评过于亲美、日的李明博,选择以此作为扭转形象的政治行动。但这只能算是近因。真正要理解独岛事件,必须要理解南韩的一种「安保主义」的右翼情感而领土问题是动员这种情感的最厉害的手段。因此,领土问题并不只是领土问题,而更是殖民历史、认同、民族主义,与对外关系下的复杂问题。

当很多人上街喊「独岛是我们的」的时候,所幸的是,韩国社会也出现了反思批判民族主义的声音,以及批判韩国的国家体制的声音。民族主义的反日情绪并无法让一般韩国人认识到韩国自2002年以来,已经进入了美日韩三方所共构的「海军整合」,而更深入地被整编在「美日安保体制」之内

要如何展开民间的自我批判,看到自己并非是单纯的受害者,也同时是东亚区域和平的军事危机共构,是很重要的。韩国是「全球在地化的军事底层结构」(glocalized military infrastructure)的一个环节,是必须被指认的。因此,民间的对话,以及对话之前的反省是重要的,前提是:知识分子必须要从「安全-对抗-主权-领土神圣」的这个情感与思想陷阱中跳出

冲绳 若林千代

「钓鱼台争议」,是美国「重返东亚」下,对此海域的军事重新部署下的一个衍生现象。冲绳各岛有很多的美军军事基地都在积极兴建中,对冲绳人民而言,这是巨大的生存危机,因为冲绳人民千百年来的经济与生活都将被「基地经济」所暴力置换。而美国为了维系它日渐衰颓的霸权,过激的或投机的行动反而是比它强大时还更有可能。

钓鱼台海域若发生战争,直接受害的而且受害最大的应是冲绳民众,因为它是美军的基地,直接遭受战争打击的压力。

主持人陈光兴补充:1. 在日本的美国军事基地中,有百分之七十在冲绳;2. 冲绳基地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中枢;3. 从而,冲绳人在反美反战中发展出了一个具有全球高度的反战视野与思想--这个基地不是从我家赶出去就好了,而是哪里都不要有这种基地。4.台湾人不知道冲绳人已经内在于两岸关系了,因为两岸一开打,冲绳首先面临摧毁性攻击的危机

日本 冈本厚

冈本指出了日本是区域不安定的要因,因为它主动破坏了中与日关于搁置争议的默契。他直言:局部武力冲突是有可能的而冲突的后果是让日本更依赖美国。日本也许会因此脱离东亚,与美国结合。(这和翌日陈福裕在「保钓论坛」中所强调的一点很相关:陈福裕说,此次钓岛事件,最大得利者是美国,因为这个争议让日本从一个缓慢且艰苦形成中的东亚一体感中拔出)。

自卫队与美军之间的一体化将加速完成;修改宪法第九条,成为「正常化国家」都有可能。

以上是冈本的「内容性」内容。但他还有「方法性」的内容。他提出了区域知识分子要以扩大讨论空间为务,使区域中出现「复数的声音」,以抵抗那种「XX是我们的」的声音。因此,自我反省是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的首要责任--不能陷入到主权问题。(这个立场,如果我没听错,遭到了李大勋在综合讨论时的批评。李大勋似乎是说:自我批评是对的也是需要的,但不必然连接到要求区域他者也要自我批评的逻辑推论。)

记录者按
李大勋的回应很重要,因为,首先,这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方法或程序性立场本身在要求历史的介入时,否定了历史。历史不是抽空的,是内在于这个区域的,历史也不是完全或必然相对主义的。回到历史,也必然是要面对难堪、丑陋、谎言与暴力,而且从而应有辨认「加害者」与「被害者」的责任设想。虽然这个辨认不应当简单化、教条化,乃至政权化,但也无法、也不应该以「复数的声音」为方法、为名稀释之。如果日本学者在自我批判后,也一定要期待区域中的历史受害者也要同样的自我批判作为一种「平衡」,那就未免不够真诚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区分,对中国民众与中国知识分子必须是一个不能犬儒化或虚无化的问题,而归根结底,这并不是由于道德,而是由于历史。王智明在这一场以及第二天的保钓会的发言也间接地回应了这个问题。但对他而言,恰恰好这样的一种区分是应该要被遗忘的。或者,高兴与否,年轻人已经遗忘了。王智明在这一场发言时,举了一个大陆保钓标语作例子--「钓鱼台是我们的,苍井空是大家的」来表明一种新的全球化时代的青年主体状态。但是,问题是这种遗忘本身难道不正应该就是吾人反思的对象吗?是在一种什么样的体制(例如冷战与分断)的记忆工程下,我们记得了这个,忘记了那个。而那个遗忘的缘起、过程与代价是何?难道不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吗?王智明在第二天的会,说老保钓之所以没有人气,是因为青年人的活动(例如乐生、三莺与文林苑)他们都没参加......。

王智明的立场似乎变成了一个没有立场的立场,或,「方法的立场」而已。他说岛屿争议责任是所有人的,中日台韩的民间声音要出来,要对话、合作、连带、交流,要听到彼此的声音。让钓鱼台可以真的成为一个让大家去钓鱼的地方......。这听起来都好,但是否正是因为失去了历史的重量使然?

因此,把东亚视为一个多元的公共领域,事实上是一个去历史的外在立场,甚至几乎可说是一个「美国立场」美国的官方,不就一直在「多元论」地、「审议民主」地、「沟通伦理」地鼓吹相关政府的理性对话吗?而我相信,美国也会欢迎这样的一种「民间立场」的。何不呢?何伤呢?又,关于钓鱼台,美国有民间立场吗?帝国只有在其内部看到某种民间的影子,在它的「海外」,帝国就是帝国。而「人民」都变成了Ospreys了。

老实说,唯有面对自己的历史真实,承担起它的不那么青春的重量,才有在这个区域和他人有真正的对话

区域的对话是有可能的。但第二天保钓会上的钱永祥,为了知识开展的善意,故意挑衅性地指出「东亚」是两岸的逃避「民间」对话是国家暴力的不顾--「这多正确啊!」他说。东亚民间是有可能虚空化、政治正确化,甚或意识型态化。这是有心人要努力避免的,而钱永祥的有心提醒是好的。但钱永祥对保钓的「两岸」「国家」,又是如何论述的呢?他是如此要大家(尤其是「老保钓」)想的:大家还没有仔细思考一个重要问题--「两岸联手保钓」,而如果这个问题成立,那么,台湾在这个联手中的位置要如何想像呢?的确,钱永祥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克服分断的问题,但他却旋即从他的自由主义边门中拐出去了。基本上,他是如此论列的:现今,保钓是以中国为场域,以中国人为主角,但主题呢?还能诉求反帝吗?还能诉求爱国吗?钱永祥对反帝是否还成立有些支吾其词,但他很强烈地质疑当今的中国人民是无法成为任何社会运动(包括保钓)的主人公的--因为,有那样的国家,人民什么也担不起你没有主人意识,如何爱国?没有民主,爱国何出?因此,钱永祥原本可以复杂的保钓思维又简单地回到了自由主义对专制国家的批判套路。且不说爱国与民主的关系是否如钱永祥所论,但这样的一种论法,是否也一样是「这多正确啊」呢?这样,又如何回到历史呢?如果病是那么的确定,又哪需要知道病是如何着上的呢?

甚至,钱永祥的答案竟也回过头来否定了他的问题。因为,如果中国大陆其实并没有「民间」,那台湾民间的这只手要伸向何处呢?要如何「联手」呢?我其实是无法判断钱永祥是在展演一种真实的矛盾呢,还是在吃「老保钓」的豆腐?我猜应是前者。但我在这里似乎也看到一种自由主义的历史封闭性分析绝对性,以及因此而来的「理论绝望性」。如何让自由主义重新开放化、历史化,其实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这对台湾自身是最好的,因为一种封闭的、近乎神学的自由主义姿态很容易高高地施用于他者(中国大陆),而使自身免除于自我批判,也使自身不在此山中。在第二天的座谈里,李大勋很客气的问在座者:我们韩国是美国的军事共构的一部份,你们台湾是不是?我不知道。但应该有可能也是吧。人家话说的含蓄,没失分寸。我们台湾对大陆的立场,有时是很不含蓄的,也缺乏自省的。太把自己不当外人了!或太不把自己当成外人了!这两种姿态奇怪地杂揉在一起。

日本 野平晋作

野平是Peace Corp的成员。他指出钓岛事件是日本战后最挑衅的行为他强调日本失去历史感的致命性。日本(不包含冲绳)有很严重的右翼化倾向,但并不自觉,反而觉得别国都是民族主义的反而惊讶别人为何要和日本争领土。对于这么亲日的台湾人也要钓鱼台,更是惊讶。简而言之,日本人(包括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的人民的感受很无知,对他人的领土自觉很没意识是这个保守的傲慢的根底,使石原慎太郎有机可乘。次日,有媒体报导野平关于香港学生与日本学生的对钓鱼台主权的不同反应,说野平是在批评香港学生的「民族主义」,似乎没有捕捉到这里的更矛盾复杂的含意。

日本人没有反美意识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因为在日美军基地里的七成是在冲绳日本人,在其本部,看不到、感受不到。但为何冲绳人民的反应他们也无感呢?那是因为日本人基本上还是把冲绳当殖民地。如何重新开启当代殖民地的问题的讨论,因此是很重要的。

北京 韩家玲

中国大陆的反日示威活动是参杂着零星过激行为,但主体与主调绝非暴力。一些媒体如此强调并聚焦于「暴力」,其实是很值得好奇反思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大多有亲人受到日本侵略战争的害,但日本从未正式道歉过,反而不停地在勾起伤痛回忆。日本人必须要正视历史。

上海 王晓明

日本的战争清算没做好,被侵略的国家的人民碰到问题,反应会很大。这不是单纯的领土问题,而是历史问题。证据之一就是中国人对中越争执与中日争执的反应非常不同。这必须要被理解。只用「民族主义」一词来概括是有问题的

王晓明是此次讨论中,唯一把问题升高到一个另类秩序想像的发言者。他说,东亚海洋争执的最大背景是全球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展现。为何?这个霸权体制为了要抒解它的危机,经常要将它的内部危机外部化,进行国与国的冲突,以及争夺日益稀有的自然资源。因此,国家主权在可见的未来,不会递消还会递增,因为它是资本扩张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知识分子的挑战或许是要以最大的热情想像一个新秩序,要超越现存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思想的霸权格局

记录者按
王晓明的发言看似迂阔,但是对它感觉迂阔,恰恰正是霸权在行使其力量于我们的明证。今天在东亚,中国知识分子(如果王晓明可以算是代表的话,当然他无法是)或许又重新肩负了一百年前的另类秩序的激进想像的责任了,而另一方面日本激进人士的思维方式,却又吊诡地和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入欧」有一定程度的类似性。日本的激进知识分子,似乎已经放弃了对另类秩序的追求而把「想像」安置在「和平」与「非军事」等目标。必须说,如果没有更大结构、更长历史的创新思想,那么「和平」与「非军事」其实还正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型态的核心标章。某一美国专栏作家不就说过,有麦当劳的国家不会和另一个有麦当劳的国家开战的

台北 林孝信

民族主义有两种:扩张的与自卫的。对它进行笼统否定是不对的。二战中,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死于日本侵略。这是历史的真实,要如何绕过?民族主义是受害者的第三世界人民受压迫的真实反应。我们不希望它被利用,但更不认为它是被利用出来的

但是,只有民族主义还是不够的;格局不宽广。知识的责任还是要反省这个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及其「重返亚洲」

台北 王智明

年轻人对老保钓的声嘶力竭无感,需要找到一个新的介入空间。其他内容前面已提及。

以上是记录者在2012/10/6以及2012/10/7两天混乱所见所闻,谨供参考,不可取代对这里所报导的对象的直接理解。
原文链接: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3546


當東海合縱連橫的空間消失了…

02/05/2013 | 石之瑜中國時報 
台日漁協簽訂後,如今看到的是,安倍政府日復一日右傾得更為熱烈,而北京對兩岸聯合保釣的一廂情願不但徹底幻滅,甚至顏面盡失的面對台北等於與東京一起在釣魚台海面反中或防中。台北不會與東京再有爭執,反而會與東京一樣在遭遇大陸船艦時要求撤離。隨著台北慶賀東海和平倡議的成就,東海波濤已因台北的一邊倒政策更加洶湧。
     習近平在釣魚台海面表現得日益堅決,不能不說是受到原想聯合保釣的夥伴倒戈相向的刺激所致,在之前的想像中,馬英九與李登輝是屬於兩個不同類的對手,前者保釣,後者棄釣。但現在,馬英九已在釣魚台海面對大陸採取驅離,而對日本卻轉而相互接納,馬、李之間的差異幾希台灣退出保釣後,習近平縱使趁大國崛起之勢傲視日本,然而台灣保釣始祖殞落,讓他在形勢上猶如孤臣孽子,陷入孤軍作戰。
     馬英九雖然一再重申絕對不與大陸聯手保釣,但在台日漁協簽訂之前,北京仍保有一絲模糊的想像空間;即只要東京對台北的主權主張有所模糊迴避,北京就沒有必要與東京攤牌。如今,既然台北不能在兩強之間起緩衝作用,而且還選擇加入東京一方,剛上台的習近平當然就無法從台日的對立主張中,給自己找台階下,那當然就不必再顧忌台北的處境了。
     另一方面,東京在沒有台北做為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其內部激進勢力已更加興高采烈,迫使安倍採取更強的手段主張日本再起,則導致北京不能示弱。簡言之,台灣從三方遊戲中的撤出,採取一邊倒,表面上是在追求和平,卻同時摧毀了合縱連橫的藝術空間。如果能透過與北京的雙邊關係重整,或許為時未晚,但這牴觸了馬英九的政治禁忌,因為他在心理上已排斥與北京進行任何接觸的可能。
     馬英九的尷尬處境在於,他首先是在台灣的外來政權繼承人要本土化,就算激烈表態也始終難以贏取台獨的信任;他又是華人政權要加入美日抵制華人保釣,就算簽訂台日漁協也未必能贏取日本人的信任;他現在又成為與日本合作的後殖民政權領導人,就算接受九二共識仍已失去中國人的信任。習近平從兩岸聯合保釣的幻想中解放以後,如果對日更加強硬起來,則一心追求美、日認可的馬英九更難作人,進而影響他爭取台獨的認同。
     癥結在於,他恐怕不相信自己可以在台灣真的本土化,所以才會要不斷向台獨表態;他恐怕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擺脫中國人,所以要不斷靠攏美、日來切斷臍帶;有朝一日,他也將懷疑自己能否做好一個延續後殖民身份的領導人,但那時已無中國可靠攏或回歸。一旦把習近平從兩岸保釣幻想中解放後,台北已無止盡的陷入向日、美交心的惡性循環中。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東海波濤詭譎 台北平衡外交

原文链接: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3050200439.html 

東海波濤詭譎 台北平衡外交
07/05/2013 | 何思慎中國時報 


上月,台日歷經十七次漁權談判,終於獲致階段性成果,今後我方漁民在北緯廿五度至廿七度間的之漁撈作業將可不受日方之無理干擾,並可降低台日關係因漁事糾紛出現緊張。
     此漁權談判雖未完全解決台日間的漁業問題,卻也爭回我傳統漁場之重要權益。從協議簽訂後,沖繩政界及漁民不斷對安倍內閣抗議、施壓,要求撤簽協議,即可窺知沖繩漁民今後無法繼續獨霸此水域之漁獲,而我漁民之經濟利益將相對獲得確保。
     惟因釣魚台列嶼位於此次漁業協議界定之水域中,有人因此誤解此是否為我方「以主權換取漁權」之結果。其實,《台日漁業協議》中的「免責條款」不僅讓此誤解不攻自破,更為我國捍衛主權、保護漁權之具體實踐,在台北、東京無正式外交關係之現實下,此協議得之不易。
     誠然,日本媒體臆測《台日漁業協議》乃安倍首相離間兩岸權宜之計,但國人不應因此聯想馬總統是否將採「聯日抗中」。中華民國在釣魚台主權爭端上,素來主張兩岸不聯手保釣,馬總統更再三重申此一立場。
     尤有進者,台日漁權談判之所以歷經十七年漫長的外交折衝,亦因北京始終反對台日漁業會談觸及任何雙方主權議題,干擾我方與日本之會談。因此,寄望「兩岸聯手」爭回我漁民權益,實乃緣木求魚。我國僅能在東海詭譎情勢中,審時度勢,創造有利於我之條件,維護我方之權益。
     另一方面,北京對《台日漁業協議》無須因日本的「離間」之說,過度想像,懷疑馬總統推進兩岸關係的誠意。若中共在釣魚台爭端中,強台北之所難,意圖迫使台灣成為「反日」之急先鋒,適足以挑起台灣社會不同歷史記憶之矛盾,此無助兩岸關係進一步和解,徒損兩岸人民利益。
     與日本先行透過會談,解決漁權爭議,維護我方漁民權益,為馬總統「東海和平倡議」所揭櫫「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協商擱置爭議」的有效實踐,亦符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所言「以人為本,為民謀利」之初衷,北京不應負面評價,而應著眼台灣漁民利益之確保。
     然而,東海的爭端將不會因《台日漁業協議》的出台戛然而止,「東海和平倡議」更不能就此鳴金收兵。中日雙方在釣魚台主權爭端相持不下的困境中,檯面下仍積極尋求對話打開僵局的機會,兩岸在東海的漁業問題應能在「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中找到機會,先期啟動「三組雙邊對話」,再循序過渡到「一組三邊協商」,共謀東亞海洋秩序的建構,落實和平倡議的精神,使台灣成為東亞和平紅利的製造者。
     台灣在美、日、中三大當中難為小,《台日漁業協議》正是馬總統「重美、友日、和陸」之平衡外交下,於東海爭端中的階段性成果,而非台北對美、日「交心」的表態。(作者為輔仁大學國際學院籌備處暨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