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独立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可能任命日本和朝鲜问题专家王毅为下一任外交部长。

王毅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且2007-2008年在朝核六方会谈中担任中方代表团团长。1989年至1994年间,历任中国驻日本使馆政务参赞和驻日本使馆公使衔参赞。
“中国要传递的信号是:中日关系是重中之重。”一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
该消息人士称,王毅将接替现年62岁的杨洁篪。有消息称杨洁篪将出任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级别高于外交部长。
该消息人士还指出,中日关系有望好转。
“王毅像周恩来,谦谦君子,有学者风范。他会保持克制,他理性而且睿智。”该消息人士说。
但要修复中日关系,绝非易事。
另外一名消息人士说:“日本首先必须承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争议领土。如果日本坚持不存在争议,那还有什么可谈的?”
2008年起,王毅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期间两岸关系稳步改善,并签署了意义重大的经贸协定。
大公网:王毅任外长成定局 五年后马朝旭料接班
作者:柳凡 2013年3月12日大公网
全国两会议程过半,今年是换届年,新官亮相及政府大部制改革成为两会的两大看点。在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及区域局势未见平静的大背景下,全球目光聚焦在中国新政府领导班子将做出何种有利於世界经济复苏及促进区域与国际局势稳定的关键决策,其中新一届外交团队的人事变动更为外界高度关注。综合各方相关资讯,也可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王毅思维开阔善於学习
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戴秉国即将卸任,杨洁篪外长将接任,分管国务院涉外涉台事务,也将成为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核心成员。国台办主任王毅接任外长似成定局。王毅1982年进入外交部亚洲司工作,最初只是科员,七年间升至副处长、处长,後被派往驻日大使馆当了五年参赞。1994年回国後,升任亚洲司副司长,翌年再升任司长。从一个普通科员升至司长之职,才十三年时间。1998年,晋升外交部部长助理,2001年又升任专管亚洲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2004至2007年出任驻日大使。2008年转任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他处事稳健,擅长政策论述,也愿意和外国媒体记者保持良好沟通,甚至和记者钓鱼,亲和力十足。一些中国外交部老官员对他印象则是∶“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善於吸收借鉴学界的新理论、新观点,勇於承担责任,并善於与媒体沟通。”作为中国新一代外交官的领军人物,王毅定会开拓进取,不辱使命。同时,这样的人事变动也充分预示中国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崔天凯直面问题勇担责任
外界从十八大前就开始盛传崔天凯副外长将接任驻美大使,随张业遂在两会前离任回国任职更加引人关注。崔天凯日前在回答媒体询问时表示,其将出任驻美大使的消息“可信度还是蛮高的”,并表示,他也听到这个说法,但“官方消息不应由我发布”。针对“如果成为驻美大使,你怎麽加强两国关系”的问题,他回应说,“中美关系实质来说很深了,去年双边贸易达5000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了中国和欧盟贸易总额,官方的各种协商机制有很多。但是,是不是关系那麽深了,相互的了解就很准确、深入了,也不见得。”“所以去了後要多见媒体,广泛接触各界,只要有时间,就跟他们多交往”,他还积极回应赴美履新的假设说,将考虑“入乡随俗”开Facebook。“到了美国,第一条就是‘混个脸熟’,要不人家连你大使都不认识,怎麽认识你的国家。再说国家派你去干什麽?就是要见人,面对面接触。”
日本既是大国之一,又是周边近邻,具有双重属性,是中国在运筹外交全局中经常需从多角度考虑权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从历史渊源、现实利害还是地缘互动看,日本在中国外交全局中都占有独特及重要的地位。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中日关系并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但自去年以来,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愈演愈烈,两国关系陷入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低谷。日本多家媒体和通讯社均认为,选择“知日派”王毅任外长,“似乎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意图”,但当前中日关系处於严重困难境地是日方一手造成的,唯有尊重历史、拿出实际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才能推动中日关系回到正确的轨道。
两会前後,外交部领导班子将出现较大调整。现年60岁的常务副部长、党委书记张志军被普遍推测将成为中联部部长或将接任国台办主任,他的现职将由张业遂副外长接替,崔天凯已内定出任驻美国大使,傅莹副部长已转任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翟隽副部长也将外派,现任领导成员中,当数马朝旭部长助理优势突出。
马朝旭未来外长大热门
其一是学历高。他曾就读於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6年的“亚洲大专辩论会”的最佳辩手;其二是领域广。他1987年进入外交部,先後在国际司、中国驻英国使馆、驻欧盟使团等多个岗位工作。2004年起任政策研究司和新闻司司长,2011年升任部长助理,主管国际、军控事务和新闻工作;其三是年纪轻。他刚满50岁,是最年轻的部领导成员,五年後将是外长最佳人选之一。
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本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这是九年来中央政治局首次专题学习外交,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对外交事务的高度重视。毫无疑问,中国外交将在保持稳定性、连续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发展。当前世界格局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作为贯彻执行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团队将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事务,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建设性大国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原中国资深外交官、驻外大使
联合早报:王毅料将出任中国外长
作者:赵琬仪 2013年3月13日联合早报
从去年开始,本区域情势日趋微妙复杂,中国与菲律宾、越南围绕黄岩岛和南中国海主权的主权摩擦升级,钓鱼岛主权争议更导致中日关系陷入紧绷。中国将如何面对新的外交挑战,使新一届中国外长的人选分外受到瞩目。
标志着中国政府换届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在本星期天闭幕,新任国务院各部部长的人选也在本周六揭晓。各方消息都显示,现任国台办主任王毅“回锅”外交部出任外长已没有悬念。另据本报了解,现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外交部党委书记张志军将晋升,转任国台办主任。
60岁的王毅是资深“老外交官”,他1982年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后,就加入外交部,开启了职业外交官的生涯。
他在外交部亚洲司服务多年,担任过亚洲司司长,并且早在1998年就升任部长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2001年再升至副部长,2004年至2007出任驻日大使,还获得“日本通”的雅号。
在杨洁篪任期将满之际,王毅很自然成为众人眼中,下一届中国外长职务的有力竞争者。今年春节期间,日本多家媒体就发表了王毅将出掌外交部的消息,并进一步解读称“知日派”王毅被委以重任,是因为中国想传达中日关系是“重中之重”的信息。
王毅的简历显示,他的经验不限于日本,而是整个亚洲。据本报了解,日本经验并非他被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此外,他曾于1997年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研究所任访问学者,之后主持政策研究室,因此对国际形势与战略也有深入了解。
标志着中国政府换届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在本星期天闭幕,新任国务院各部部长的人选也在本周六揭晓。各方消息都显示,现任国台办主任王毅“回锅”外交部出任外长已没有悬念。另据本报了解,现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共外交部党委书记张志军将晋升,转任国台办主任。
60岁的王毅是资深“老外交官”,他1982年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后,就加入外交部,开启了职业外交官的生涯。
他在外交部亚洲司服务多年,担任过亚洲司司长,并且早在1998年就升任部长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2001年再升至副部长,2004年至2007出任驻日大使,还获得“日本通”的雅号。
在杨洁篪任期将满之际,王毅很自然成为众人眼中,下一届中国外长职务的有力竞争者。今年春节期间,日本多家媒体就发表了王毅将出掌外交部的消息,并进一步解读称“知日派”王毅被委以重任,是因为中国想传达中日关系是“重中之重”的信息。
王毅的简历显示,他的经验不限于日本,而是整个亚洲。据本报了解,日本经验并非他被委以重任的主要原因。此外,他曾于1997年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研究所任访问学者,之后主持政策研究室,因此对国际形势与战略也有深入了解。
外形儒雅的王毅也是本世纪初,朝鲜问题六方会谈的中方代表团团长,他的专业才能使他在国际外交界展露锋芒。
2008年转任国台办主任以来,王毅的个人魅力和外交手腕,也给台湾人留下深刻印象。亲蓝的台湾媒体认为,他对台湾人民塑造亲和力形象时“当软则软”,但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当硬则硬”。
他懂得把握曝光时机,制造新闻标题。他去年8月底为在台的大陆配偶讲话时说:“婚姻不是政治,放松吧!”巧妙地呼应了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访美时呼吁中国大陆“文化不是武器,放行吧!”
有分析特别指出,历任中国外长均为俄罗斯或美国的专家,王毅将是第一个亚洲专家部长,他的上任符合亚洲在国际上崛起的势头;如何施展外交手腕处理好中日关系,则将是他马上面临的重大考验。
2008年转任国台办主任以来,王毅的个人魅力和外交手腕,也给台湾人留下深刻印象。亲蓝的台湾媒体认为,他对台湾人民塑造亲和力形象时“当软则软”,但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当硬则硬”。
他懂得把握曝光时机,制造新闻标题。他去年8月底为在台的大陆配偶讲话时说:“婚姻不是政治,放松吧!”巧妙地呼应了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访美时呼吁中国大陆“文化不是武器,放行吧!”
有分析特别指出,历任中国外长均为俄罗斯或美国的专家,王毅将是第一个亚洲专家部长,他的上任符合亚洲在国际上崛起的势头;如何施展外交手腕处理好中日关系,则将是他马上面临的重大考验。
联合早报:杨洁篪任国务委员 突显重视中美外交
作者:黄慧敏 2013年3月13日联合早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一向在中国外交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外交部长杨洁篪若如外界所传升任国务委员,将再次展示中国对中美外交的重视。
现年63岁的杨洁篪,是中国外交界里的“知美派”。在约40年的外交生涯中,杨洁篪曾三度被派往驻美大使馆工作,前后在美国生活了近10年。
原为外交部翻译员的杨洁篪首次被派往美国是在1983年,他于四年间从二秘、一秘、做到了参赞;1993年二次赴美时,他已是驻美公使。
担任公使不足两年,杨洁篪就回到中国外交部任部长助理,继后再升为副部长,但很快的,2000年他又赴美履职。这次他是以驻美大使的身份前往,并且还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年轻的大使。
经历了美国对台军售、中美撞机等外交事件的历练,2004年杨洁篪重回外交部副部长的岗位,并于三年后,正式获委为外长,肩负起这个快速崛起大国的外交重担。
与其豪迈飒爽的前任李肇星相比,杨洁篪显得更为含蓄稳重,但谈及中国的立场时,他的口气也十分坚定。他在美国外交圈就有个颇为“生猛”的绰号——“Tiger Yang(老虎杨)”。据报道,1977年,尚未入主白宫的老布什访问中国,杨洁篪负责全程陪同翻译。老布什见杨洁篪属虎,名字里的“篪”字又常被误读为“虎”,就给他起了这个绰号。一个简单的绰号让杨洁篪和布什家族结下了渊源,也为中美外交搭起了一道额外的桥梁。
总之,在美国的人脉以及对中美问题的娴熟,始终是杨洁篪的重要资产,他从即将退休的戴秉国手中接过国务委员一职后,在主导中美关系发展方面相信将游刃有余。这也符合中国多年来,将对美外交摆在优先位置的外交思路。
现年63岁的杨洁篪,是中国外交界里的“知美派”。在约40年的外交生涯中,杨洁篪曾三度被派往驻美大使馆工作,前后在美国生活了近10年。
原为外交部翻译员的杨洁篪首次被派往美国是在1983年,他于四年间从二秘、一秘、做到了参赞;1993年二次赴美时,他已是驻美公使。
担任公使不足两年,杨洁篪就回到中国外交部任部长助理,继后再升为副部长,但很快的,2000年他又赴美履职。这次他是以驻美大使的身份前往,并且还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年轻的大使。
经历了美国对台军售、中美撞机等外交事件的历练,2004年杨洁篪重回外交部副部长的岗位,并于三年后,正式获委为外长,肩负起这个快速崛起大国的外交重担。
与其豪迈飒爽的前任李肇星相比,杨洁篪显得更为含蓄稳重,但谈及中国的立场时,他的口气也十分坚定。他在美国外交圈就有个颇为“生猛”的绰号——“Tiger Yang(老虎杨)”。据报道,1977年,尚未入主白宫的老布什访问中国,杨洁篪负责全程陪同翻译。老布什见杨洁篪属虎,名字里的“篪”字又常被误读为“虎”,就给他起了这个绰号。一个简单的绰号让杨洁篪和布什家族结下了渊源,也为中美外交搭起了一道额外的桥梁。
总之,在美国的人脉以及对中美问题的娴熟,始终是杨洁篪的重要资产,他从即将退休的戴秉国手中接过国务委员一职后,在主导中美关系发展方面相信将游刃有余。这也符合中国多年来,将对美外交摆在优先位置的外交思路。
联合早报:张志军转轨
为国台办主任
在新一届中国外长职务的角逐中,外交部副部长兼外交部中共党委书记张志军不敌王毅,将调任国台办主任。
在外交部现有的七名副部长中,张志军负责的是常务工作,相当于第一副部长。因此此前有媒体猜测,他有可能接替升迁的杨洁篪,接掌外交部。不过据本报消息,张志军在这一轮人事变动中,虽会升为正部级,但是将转轨为国台办主任。
现年60岁的张志军是于2009年“空降”进入外交部任副部长。于此之前,他长期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一路从副处长做到了副部长,主要负责中国共产党在美国和北欧等地区的外事工作。间中他只有两次短暂离开,即于1991年到驻英使馆任一等秘书三年,以及在1996年挂职任山东省淄博市委副书记一年。
张志军在公开活动中,经常配合媒体需要受访,由于个子长得高,他也很难被记者“漏掉”。但因他统揽全局,而非专职负责个别地区,所以他的整体“出镜率”依然要比负责日美、南中国海等热点地区的同僚低,外界对他的了解也相对较少。他在接掌国台办后,将如何推进两岸关系,备受外界关注。
在外交部现有的七名副部长中,张志军负责的是常务工作,相当于第一副部长。因此此前有媒体猜测,他有可能接替升迁的杨洁篪,接掌外交部。不过据本报消息,张志军在这一轮人事变动中,虽会升为正部级,但是将转轨为国台办主任。
现年60岁的张志军是于2009年“空降”进入外交部任副部长。于此之前,他长期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一路从副处长做到了副部长,主要负责中国共产党在美国和北欧等地区的外事工作。间中他只有两次短暂离开,即于1991年到驻英使馆任一等秘书三年,以及在1996年挂职任山东省淄博市委副书记一年。
张志军在公开活动中,经常配合媒体需要受访,由于个子长得高,他也很难被记者“漏掉”。但因他统揽全局,而非专职负责个别地区,所以他的整体“出镜率”依然要比负责日美、南中国海等热点地区的同僚低,外界对他的了解也相对较少。他在接掌国台办后,将如何推进两岸关系,备受外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