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中国对哈和其他新独立的中亚邻国政策中的主导因素是安全。但现在经济因素——特别是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了。得益于丰富的能源资源,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中国在中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伙伴。
在哈独立后第一个十年里,两国的商业联系微乎其微,这和当时苏联解体导致中亚经济混乱不无关系。此外,冷战时期中苏关系破裂,双方关闭边界并设立安全屏障,这一政策遗留的效果也影响了中哈交往。所幸,两国共有的民族关系打破了之前的隔阂,帮助双方重启商业交往。
能源:中哈关系前进的动力
最近十年,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一路高歌,推动经济增速达到新高,人均国民总收入将近12,000美元。阿斯塔纳已经跃升为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2009年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贸易额首次超过了其与俄罗斯的贸易额,已成为哈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12.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30亿美元,占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目前,中国对哈的贸易额仅次于欧盟,后者因需进口大量石油,在哈对外贸易额中的比例占到40%。2012年12月8日,中国副总理王岐山访问阿斯塔纳期间,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表示将推进中哈天然气管道建设,争取2014年早日完工,从而增加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
由于中哈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两国的经济关系将继续扩展,中国对哈石油、天然气和铀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各出资一半,兴建了由哈阿特劳港经里海沿岸至中国阿拉山口的石油运输管道。
如今,哈萨克斯坦五分之一的石油正流往中国。2010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开始向中方输送天然气,从土库曼斯坦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到中国境内。这条21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的年输送量有望在2015年达到400亿立方米。
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也在规划建设中,它将成为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入天然气的第三条线路。全部三条线路预计于2015年全部投入运行。届时对中国的年输送量可达600亿立方米——大约占到中方对进口天然气需求预期的一半。2012年底,中石油开通了其投入220亿美元建设的8,704公里管线的最后一段,它将把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从新疆霍尔果斯输送至上海、广州和香港。
“要想富,先修路”
近几个月,中国建设的新欧亚大陆桥正不断提速,这条贯穿中亚的走廊看来准备在2013年迈出更大的步伐。2012年底,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两国边境城市霍尔果斯开通了第二条铁路,跨境总长达300公里。
自此,江苏连云港至新疆的铁路网与哈方成功实现对接。投入运营后,货运量将在2015年达到1000万吨,在2020年达到1500万吨。观察人士表示,霍尔果斯口岸有望在2020年具备每年2000万吨的过货量,这个数字可能在2030年涨到3500万吨。
另一条高速铁路也将于年内开工,连结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和前首都阿拉木图。虽然阿拉木图是前首都,但因距离中国较近,现在仍然是重要的商业枢纽。这条线路总长1050公里,其间有多处高架桥,设计运营时速为350公里。线路全程缩短至4小时,预计可为数千万乘客提供方便。该项目总计160亿美元,中国将拥有其中30%的份额。
去年6月访华期间,纳扎尔巴耶夫表示他“欢迎中方对中亚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并希望加快推进两国跨境铁路和高速路的项目”。三个月后,温家宝总理也呼吁两国加快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两国政府在近期还设立了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提高至400亿美元的目标。考虑到中哈贸易扩大的现实,中国铁路建设的精力主要投入到了提升哈方交通运输能力上。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同样也是西欧—西中国公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这条国际运输走廊将成为连接中亚和欧洲的最短陆上通道,预计2013年后期完工。届时,中国东部海港的集装箱仅用两周时间即可到达欧洲,比海路快三倍。纳扎尔巴耶夫在其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将这条公路称为“世纪工程”。
而在上月发布的哈萨克斯坦2050年国家发展战略中,他则表示现有的项目将使哈运输能力在2020年提升一倍,并提出2050年将运力提升十倍的新目标。纳扎尔巴耶夫同时认为,哈萨克斯坦还应帮助欧亚地区发展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北京方面利用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领导地位,争取了更多国家对欧亚交通网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从而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两国贸易尚存挑战
中国正在改善与大中亚地区的交通联系。但中国与其西部邻国的联系(包括现存和近期即将开始的项目)仍然只占中国外贸的一小部分,大部分商品还是以集装箱海运为主。本地区还需要更多投入,来满足阿斯塔纳和北京方面对双边贸易的更高要求。
除了基础设施落后外,还有一些其他阻碍两国扩大经贸交往的因素。包括不完善的签证政策、对中国消费产品的特殊规定、两国均存在的商业腐败,以及哈萨克斯坦尚未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旦哈入世,将失去贸易保护壁垒,他们担心该国的民族工业竞争不过中国,可能被最终打垮。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在邻国吉尔吉斯斯坦的身上。
此外,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密切的经济联系也会对中哈经济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一方面,哈萨克斯坦是中俄很多贸易的必经之地。另一方面,新启动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关税同盟可能为廉价、走私的中国商品流入俄罗斯提供方便。为此,俄罗斯会通过给哈萨克斯坦施压,在俄哈两国取消所有联合检查点前,要求其加紧中哈边境的管控。
已有一些哈本国人抱怨,他们无法再购买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商品,只能花更多的钱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进货,质量却不如中国的好。而普京提议成立欧亚同盟,阿斯塔纳方面则已表示愿意加入。此举可能给中哈带来更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限制。
中哈均受益于两国在贸易、交通和能源方面的合作。可这并不意味着更加深入的、战略性的联盟关系,因为两国都非常注重外交独立。哈萨克斯坦政府特别致力于维持中、俄、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平衡,避免自己为一方所主导。中国领导人则控制着自己的反俄情绪,避免威胁到莫斯科在本地区的利益。
多数情况下,上述因素都能与中国在地区的核心利益相协调,至少不会产生冲突。之所以有这种和谐局面,是因为对中国来说,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国家的战略地位尚不及俄罗斯重要。而为了保证在中亚地区不断扩张的利益,中国可能会重新考虑地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