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市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两年多来的首趟回程试验班列,对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更好地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推动中欧经济、贸易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沿线各国铁路、海关、商检部门的共同努力,“渝新欧”首趟回程试验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车站发车,经过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中国重庆团结村,历经四次转关和两次换轨,全程运行17天。班列41个集装箱的货物是长安福特公司的汽车零部件,单箱最大货值约35万欧元,专列总货值630万欧元。
原文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2013-03/19/c_115073704.htm
原文链接:http://www.cq.xinhuanet.com/2013-03/19/c_115073704.htm

渝新欧铁路改变地缘态势
作者:郭丽琴 2013年2月7日 第一财经日报
当重庆的it产品快速运抵西欧,中国是否将回归“陆权”强国
驼铃悠悠,长路漫漫,十几个世纪以前,在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上,先人们的商队满载着中国的丝绸、陶瓷;西域的核桃、象牙等物资,进行着原始的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古老的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地中海文化互相碰撞与交融。
几天前,早已静静躺在历史长河中的“丝绸之路”,被一声火车汽笛唤醒。一条连接中国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的国际贸易铁路全面开通,将中欧财富血脉紧密串连。国际舆论和专家学者认为,这条国际铁路大通道对世界地缘政经格局的调整都具有深远影响。
“重庆造”直达德国工业区
6月30日,一辆满载6万余台“重庆造”笔记本电脑、1万余台液晶显示器,货值1900余万美元的列车缓缓驶出重庆火车站,经过1万多公里的长途奔波,13天后它将到达德国西部工业重镇杜伊斯堡。在经过三次试运行的“大考”之后,“渝新欧”铁路国际货运从这一刻开始进入常态化运营,中国西部对外贸易新通道全面开启。
“渝新欧”铁路途经中国多个省区、多个国家,如同一条蜿蜒在亚欧大陆间的巨龙。其国内段行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国际段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抵达德国。在这条铁路的两端,一头是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洲;另一端则是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的亚洲内陆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并不是一条新建的铁路,而是把现有铁路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并提升沿线各国、各地海关通关效率的一条运输通道。整条铁路均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都是标准轨道,因此不存在宽、窄轨之间的变轨问题,可以一路直达欧洲,中途不用等候重新装卸换车皮,将大大减轻货物的“车马劳顿之苦”。
在“通道”整个打通之前,中国曾与沿途国家进行过多次谈判,尽管遇到一些波折,但王梦恕表示:“这条铁路对周边国家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等国家对工程都非常配合。”
据重庆媒体报道,以目前的货运量,每1至2周就有一班列车开往欧洲,待物流等环节全面成熟后,将有望实现每天一班。
王梦恕透露,铁路联通后,中欧之间还将建设一条国际公路,从而全面带动中欧陆路运输的发展。“准备从天山打两个大隧道,在公路上把中国到欧洲途经的这些地区也全部连起来。另外还在考虑修建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地区和南亚地区的铁路。这样,中国整个西部地区就都被盘活了。”
改变中国对外贸易传统格局
“渝新欧”铁路的开通给中国内陆省份的产品提供了更多样的出口渠道。以重庆目前蓬勃发展的it产业为例。一台重庆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想要进入欧洲市场,原来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铁海联运大通道,从重庆走铁路运输到深圳或是上海的港口,装船后再南下穿越马六甲海峡,绕到欧洲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二是直接坐飞机走航运,1天就可到达,但费用极高。
“与海运相比,走铁路时间节省了一半;与空运相比成本节省了不少,而且更安全。”王梦恕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
有了这么明显的优势,沿途各国的企业都睁大眼睛注视着“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每一步建设。去年6月,在“渝新欧”国内段试运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比利时安特卫普省长卡西·贝嘉蒂就造访了重庆、西安等地,与各地领导讨论了双方在交通、经贸、物流等方面合作的潜力,并在重庆设立了经贸办事处。今年2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蒙古等中亚六国的货运代理协会抱团来渝,一起讨论如何利用“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加强与中国内陆的货物贸易。德国、匈牙利、维也纳等国政府也纷纷组织企业到重庆考察,希望在渝设立物流公司或办事机构。

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是亚洲通往欧洲的新丝绸之路,项目参与方坚信。而反对者则认为,这不过是新的神话,铁路会把吉尔吉斯斯坦变成奴隶,只能加强中国在中亚的存在。这两种不可调和的立场在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4月中旬对该项目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前夕发生严重对峙。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审视该项目时将会出现激烈争论。吉总统阿坦巴耶夫极力主张建造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他还在去年访问中国时就已做出建设该条铁路的政治决定。但是他的反对者似乎打算好好利用“中国牌”。
项目总造价预计为65亿美元。吉尔吉斯斯坦将把自己的矿藏转交给中国作为它在未来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但是反对派称这种贷款形式只能被称之为“犯罪”。到头来中国既能获得铁路又能获得银、铝、铜和煤矿。反对派说,绝不能让其得逞。
对该项目的技术和经济论证也将包含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准备进行的投资规模。但是这很可能引发铁路建设支持者与反对者立场新的碰撞,战略问题研究所专家阿日达尔·库尔托夫这样认为。
他说:“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急需中国投资流。比什凯克希望,铁路将带来可观的过境收入,因此可改变预算严重不足的局面。但是所有这些也有政治风险,因为中国近年来积极向中亚扩张,提供优惠贷款。但是这些贷款最终要偿还。中国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金融要求。而这只能让中亚国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要更加依赖于中国。”
不过吉尔吉斯斯坦围绕该项目的政治游戏倒正中华盛顿的心意。因为铁路所要通过的国家,也是华盛顿打算加强自己存在的地区。华盛顿与比什凯克暂时还未给马纳斯美军基地的命运画上圆满句号。五角大楼一直试图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军事基地。总之,美国从阿富汗撤离后将千方百计加强自己在中亚沿阿富汗边界的存在。
如果美国最终能在吉尔吉斯斯坦留下来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基地,那么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将遏制中国在这些国家的发展潜力。所以北京坚决支持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的建设,这是对美国在本地区发出的新挑战。
不过或许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今天也会干扰此条铁路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