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quest ,  welcome  |  

路透:中国经济新团队,展现重拾1990年代改革魄力

作者:Nick Edwards 2013319路透

中国一系列重要财经官员的任命周末一一揭晓,前总理朱熔基的数位得力助手执掌关键财经部委,表明中国将启动1990年代以来最积极的经济改革措施。

副总理马凯、财政部长楼继伟和央行行长周小川,都是朱熔基时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委)主任时的老部下。禁止军队经商和导致数百万人工人下岗的国企改革,都是出自体改委的规划。
上述几位是李克强财经团队的代表性人物,这些人基本上都被认为是倾向市场的经济改革者,纵使当今经济条件已有不同,他们也有能力完成前任总理朱熔基所未尽的改革事务。
中国将会启动结构性改革,最终将会极大地压缩老式的国有企业,”MES Advisers总裁Paul Markowski对路透说。MES Advisers总部位于纽约,长期以来一直担任中国金融当局的顾问
(中国)经济政策制订团队的变动,有如奥巴马政府请回克林顿的经济团队来实施自身的经济举措,”Markowski说。在本月举行的中国人大会议中间,他曾会晤了数位中国高层财经官员,包括来自央行和发改委的官员。
財政部部長 樓繼偉 
朱熔基因领导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写入史册。加入世贸,迫使数千家低效企业关停,使中国出口业跃上全球舞台核心,从而推动中国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此后的改革步伐便一直无法相提并论了,中国国有企业得以逐渐扩张在经济活动的份量,在金融体系中享有借款优势。批评人士认为这造成民营企业苦无资本,扼杀了创新
积极改革的必要已很急迫,不仅仅是因为较为容易的改革已经实施完毕,而且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已是朱熔基离任时的五倍以上,对改革措施的反应将会较为温和。
在就任总理后的首个新闻发布会上,李克强誓言将打破既得利益,以确保经济转型和保持长期稳定增长。

**提升生产率**
在2011-2015年的“十二五”规划中,中国设定了7%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并许诺10年内使家庭收入翻番。这意味着增长率目标还将再保持十年
经济学家表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中国必须大幅提高经济生产率,尤其是考虑规模达40万亿元人民币(6.4万亿美元)的城镇化战略。根据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未来10年将有4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發改委主任 徐紹史
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时提到改革一词不下二十次,在他预计10年的总理生涯初期,改革是几乎毫无疑问将是施政重点。
经济改革初步规划可能会在今年秋季的中国共产党高层会议上公布。
而根据猜测,李克强的改革方案将侧重于促进收入再分配刺激民间消费的财税改革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以及推动内需的下一阶段城镇化建设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提醒不要低估朱熔基离任后的改革措施,即便是步伐明显放慢。
“对于改革的加快,我还是相对有信心的。这么说并不过分。说重启改革是过了。可能过去10年没有大的改革,但的确还是有一些的。周小川就在金融领域实施了一系列该改革。”
2002年起担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是一系列广泛金融改革的策划者。这些改革带动新兴的资本市场陆续崛起,放开了一些利率的管制,并取消了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这是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道路上必要的一步
商務部部長 高虎城 
周小川的留任,被视为高层明确表态有意完成未尽的改革举措
新任财长楼继伟在去年11月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中国改革中较容易的领域已经完成,只剩下了需要攻坚的任务,这包括赋税改革,人民币可兑换性和流动自由度的提升
**没有自满的空间**
被任命为证监会主席的肖钢将在改革发挥重大作用。
肖钢在2月时发表在中国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金融业不应该自满。而是必须抓住机遇继续改革和重组
这对国有银行的既得利益势力发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在存贷款利率固定的情况下,中国的国有银行通过向国有企业发放基本上无风险的贷款,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根据一位接近发改委下辖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位分析师的说法,共产党将经济改革视为关乎其长期执政能力的关键,而政治体制改革则没有被放到类似的位置。
这也就是为什么能力出众的官员被安排到了发改委主任等关键的财经岗位上,目的是确保经验丰富的人选掌控财经体系。

Brunswick高管St.John Moore对其客户表示,中国最新的改革动作鼓舞人心。
“我乐观的认为,他们至少选择了正确的领导团队,”Moore说,“不过现在政策的执行将是主要挑战。”



朝鲜日报:新财政班子,开放金融市场的“梦之队”
作者: 全炳瑞,庆熙大学中国经营系客座教授 2013320朝鲜日报

本届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值得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主导中国金融政策的财政班子。当初预计会卸任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继续留任,曾担任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董事长的楼继伟当选财政部长。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的周小川被称为“人民币先生”。他从2002年开始担任了长达10年的人民银行行长。据分析,如今已经65岁高龄的周小川继续留任体现了中国政府持续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

中国近年来的四位财政部长均来自不断涌现优秀商人的浙江省,楼继伟也来自浙江省。堪称中国金融界教父级人物的楼继伟曾担任9年财政部副部长,并担任过世界四大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CIC)董事长,是中国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通。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中国股市呈现上涨势头。新一届政府首先推行了扩大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投资、扩大中国企业分红政策。这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是壮大股市。财政部长和身为人民币专家的央行行长组成的新财政班子很有可能使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





新京報新一屆財經班底亮相:周小川續掌央行
作者: 2013317新京報

據新華社電 中國政府新一屆財經班底昨日亮相,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尤其引人矚目。他們將分別主導中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宏觀政策規劃協調和貿易流通。觀察人士說,學曆層次較高、履職經驗豐富,具改革精神和開放特質,是新一屆財經班底的一大特點。

班底 3人當過知青
  這四個部委的新任「掌門」有兩位博士、兩位碩士,都被認為是各自領域的行家裏手。他們中年紀最大的是65歲的央行行長周小川。新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年輕時當過兵,其余3位都當過知青。
  長期任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樓繼偉成為第十一任財政部長,對於掌舵過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的樓繼偉來說,這次的任命與其說是履新,不如說是一次回歸——他曾在財政部任職長達九年之久。
  此前擔任國土資源部部長的徐紹史,具有多年土地和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經驗,此次執掌國家發改委,他將肩負起統籌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任。
  從工作經曆來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升任部長順理成章,這位有著豐富海外經曆的商貿專家,自2003年起擔任商務部副部長已近十年。
  2002年以來,周小川領導下的央行推動了國有商業銀行股份製改革、匯率形成機製改革、利率市場化等重大改革進程。樓繼偉曾參與設計1994年的分稅製改革,也是當時外匯管理體製改革的牽頭人。
  他們富有國際視野,善於和國際同行進行交流和溝通。
  任務 重在轉變發展方式
  和五年前相比,新一屆財經班底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大有不同。
  如果說,五年前經濟工作最緊迫的任務是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防止經濟「硬著陸」,那麼,未來五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減少對外部市場和低成本要素投入投資驅動的依賴,將是新一屆財經班底面臨的首要任務。
  「這些官員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長期如何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短期內防止投資過熱、通脹、房價過快上漲和金融風險。」高盛集團資產管理部中國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說。
  央行行長 周小川
  65歲行長「破例」留任
  已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十年的周小川16日再度出任央行行長。他從2002年開始執掌中國人民銀行,是新中國任職時間最長的央行行長。對65歲的周小川而言,留任可能更多地意味著責任。
  去年11月,周小川沒有進入新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一度被解讀為他將退休。本月11日,周小川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現在又任央行行長,許多業內人士表示,這一人事安排雖屬「破例」,亦在情理之中。
  周小川是江蘇宜興人,當過知青,是我國「文革」後的首批碩士,專業是計算機應用與係統工程。後來,他和吳敬璉、郭樹清、樓繼偉等人一起參與國務院經濟體製改革研究和設計。1991年起周小川先後在銀行、外匯、證券等多個金融部門任職。2002年起任央行行長。
  回顧過去十年,央行行長周小川一直在「改革」。周小川執掌央行後的第二年,中國銀監會成立,央行原有的一些監管職能被剝離。同年底,中國動用外匯儲備對國有商業銀行注資。2004年,中國宣布啟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製改造,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是首批試點。至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在內地和香港掛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全部順利改製上市。
  周小川的另一貢獻是推動了人民幣匯率改革。他因此被稱為「人民幣先生」。
  「周小川在國際上比較受認可。他對中國的實際情況比較熟悉,連任有助於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余永定說。余永定曾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和周小川共事過。
  本月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這樣評價周小川:「思考縝密,海外知名度高,具有改革意識。」
財政部部長 樓繼偉
  經濟學家任新財長
  掌管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樓繼偉,16日接替謝旭人出任中國第十一任財政部部長。
  樓繼偉今年62歲。他曾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外匯財稅體製改革的牽頭人,曾在財政部任職長達九年,並出任過常務副部長一職。
  他在掌舵中投公司的同時,還兼任中國目前最大的金融投資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提起樓繼偉,人們會立即想到他中投公司「掌門人」的身份。本世紀以來,中國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導致國內貨幣供應量猛增,宏觀調控壓力空前,同時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也面臨挑戰。2007年,注冊資本金2000億美元的中投公司應運而生,樓繼偉出任董事長。
  面對百年一遇的國際 金融危機,中投果斷調整資產配置,對長期投資賦予較高比重,5年進行了數十筆海外集中投資。截至2012年6月末,中投境外投資業務年化收益率為3.9%,實屬不易。
  樓繼偉是一位專家型官員,是市場化改革的堅定推動者。他既是一位經濟學家,又是改革的直接參與者。他強調法治秩序和契約精神。他的著作頗豐,包括《改革價格體係應多次小幅調整》《讓市場起作用》等。
  財稅改革被普遍認為是當前深化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突破口。一些過往難以推動的改革「硬骨頭」,如中央與地方的財事權分配問題,包含房產稅等在內的地方稅體係構建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環境稅體係,如何以財稅改革破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等問題,都將是擺在中國新財長面前的改革任務。
  發改委主任 徐紹史
  大膽改革帶來新風
  昨日,曾任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的徐紹史為新任國家發改委主任。
  和許多同時代的共和國部長一樣,1951年出生的徐紹史插過隊,在縣裏的食品廠和工業局幹過。在任國土資源部部長之前,他還在國務院辦公廳長期任職。
  徐紹史在國土資源部及其前身地質礦產部工作十多年,低調、務實、開放、創新是他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
  徐紹史提倡大膽改革,在土地市場、礦業權等問題上,推動了一係列改革試點。過去五年,他主導的對全國資源情況的摸底,為我國能源政策的製定提供了有力參考和支撐。在徐紹史任上,頁岩氣探礦權招標首次向民營企業、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敞開大門,被業內專家評價為重大的「政策突破」。
  隨著中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土地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乃至社會問題眾多矛盾的症結所在。作為國家土地總督察,性情溫和的徐紹史顯示了雷厲風行的一面。在他任內實施了耕地保護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問責製」,對土地違法嚴重的地方政府一把手,實行「面對面」問責。總體而言,最近五年來,中國土地違法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
  從國土資源部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如何迅速轉變角色,帶領這一肩負統籌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觀調控部門更好服務於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是62歲的徐紹史上任後面臨的新挑戰。
  多位接觸過徐紹史的地方政府領導及央企高層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徐紹史在國土資源部的經曆來看,他務實而又不失創新的工作思路,將為發改委帶來改革新風。
商務部部長 高虎城
  貿易談判「啃硬骨頭」
  61歲的高虎城16日成為中國新一任商務部部長。在此之前,高虎城擔任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 (正部長級)兼副部長、黨組副書記等職位已近3年,而擔任商務部副部長已近10年。
  「他是從基層幹起來的,了解一線情況,而且他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工作過不短的時間,也熟悉不同貿易需求和模式,在製定貿易政策時會得心應手。」商務部一位資深研究人員這樣說。
  總部位於南方的一家大型紡織上市企業負責人說,高虎城「做事幹練、熟悉業務、判斷準確」。他回憶說,在2005年至2007年間中美、中歐紡織品貿易爭端中,作為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的高虎城「每次都能給企業及時提供指導意見,很有針對性、很具體」。
  事實上,紡織品貿易談判是高虎城近年來承擔的一係列「啃骨頭」式工作中的一項。一些商務部門人士說,高虎城給人感覺比較「硬朗」,敢於也善於「啃硬骨頭」,他曾用「奮鬥到最後一分鍾」鼓勵企業在面臨出口逆境時千方百計完成增長目標。
  「為人低調」「出言謹慎」是很多記者對高虎城的直接印象,但他並不拒絕和媒體接觸。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說,商務部當前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就是國際貿易摩擦的增多和國際多邊貿易談判需求的增加,而高虎城有豐富的經驗和國際貿易法規知識,有利於在談判中爭取更多話語權,為中國企業謀更多利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當前國內商貿秩序存在一些問題,流通成本壓縮空間很大,亟待提高效率。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