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quest ,  welcome  |  

吉迪恩•拉赫曼:美国衰落的再思考(Think Again: American Decline)

作者: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2011年1/2月 Foreign Policy
本文发表于《外交政策》201112月合刊,原文标题为《美国衰落的再思考——这一次是真的》。文章批判了关于美国地位以及当前全球化趋势的五个非常 流行的观点。作者认为,美国衰落确实正在发生;中国不仅不会崩溃,相反其崛起势不可挡;美国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没有人们常想的那么明显,而美国对全球化的控 制力将日益下降,与新兴大国的冲突不可避免。

流行观点一:美国衰落论已是老生常谈

这次与以往不同了。在过去的岁月里,美国无疑经历了多次兴衰轮回。早在1960年,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就曾抱怨说:较之于苏联,美国的力量正在削弱, 而共产主义国家却在世界的各个领域稳步前进”1979年,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傅高义编写了《日本第一》一书,该书揭示了此后10年内,人们对日本生产 技术和贸易政策的忧虑将与日俱增。
当然,最终结果证明,日本和苏联对美国的威胁只不过是虚惊一场。所以这一次面对中国的新威胁,美国人依然觉得又是另一个狼来了的童话故事,这倒也情有可原。但经常被人们忽略的是,童话中孩子的话最终应验了。真的来了——这只就是中国

由于经济和人口两个方面的原因,中国对美国的挑战尤为严峻。苏联轰然倒塌的原因是经济制度的低效。而由于它从来就没在国际经济市场上进行过竞争,这个致命 的弱点被长期掩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证明了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近30年的时间里,其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到10%。现 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商和制造商,且坐拥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商品畅销全球。这可不是像前苏联那样的乱摊子。

当然,日本也经历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至今依然是个出口大国。但日本决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一。日本的人口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这就意味着日本要想超过美 国,它的人均财富要超过美国的两倍才行而这是不可能的。与之相反,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早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高盛公司就预测中国经济将在 2027年超过美国。可按现在这个架势,中国成为老大的时间表要提前了。

经济实力允许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挑战美国的影响。中国人已成为许多非洲政府钟爱的对象而且还成了那些经济新贵们(比如巴西和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甚至开始认购欧元区里那些金融窘困国家的国债,像希腊,还有葡萄牙。

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新兴力量崛起的这台大戏中,中国是唯一的主角。美国在欧盟的传统盟友——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德国——在经济排行榜上一路下跌。 度、巴西、土耳其这些新兴市场正在崛起,它们都有各自的外交偏好,从而共同制约了美国对全球的影响力。想想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峰会上,印度和巴西站在中国 一边,亦步亦趋。还有在联合国投票制裁伊朗的时候,土耳其和巴西跟美国唱反调。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今后这样的事儿还多着呢。

流行观点二:中国迟早也会崩溃

不要指望这种事情会发生。当美国人开始担心国力衰落时,他们往往忽略了他们最可怕的对手的弱点。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苏联和日本体系有明显的弱点。那些坚信 美国霸主地位不会动摇的人们指出,中国的体系存在着潜在风险。在《纽约时报》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认为,中国的内部因素注定了其经济在 可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与美国相抗衡我相信美国仍将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吗他自问自答道,是的,我坚信不疑。

自从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以来,预测中国奇迹即将终结几乎成为西方分析的惯例1989年之后,共产党似乎要垮台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观察家们总是跳出来指出中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处于危险状况。然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并且其规模大约7年翻一番

当然,也不能说中国没有任何重大问题。短期来看,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在中国的大城市,比如上海等,已经出现房地产泡沫,并且通货膨胀愈发严重。就长期 来看,中国正面临着重大的政治和经济转型。共产党不可能永远维持其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中国一直以来对出口的依赖,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低估,颇受美国的诟病。 其他国际合作伙伴也要求中国调整其出口导向型经济以达到再平衡。中国还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和环境挑战:计划生育的后果就是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也给中国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然而,就算是考虑到未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动荡因素,便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巨大挑战将就此消失,那也是极大的错误。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开始飞速增长,要想使其脱离轨道就不那么容易了。19世纪中叶以来德国的崛起就颇具启发。德国承受了两次灾难性的军事失败,经历了恶性通货膨胀、大萧条时期、民主的溃败以及盟军 对其主要城市和基础设施的狂轰滥炸。尽管如此,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西德再次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之一,当然其帝国野心早已不复存在

在核武器时代,中国不大可能挑起世界战争,所以它不会像20世纪的德国那样面对动荡和混乱。任何经济和政治上的困难都不再足以阻止中国的崛起。其庞大的规模和经济发展势头意味着中国这艘巨轮将一往直前,扫清前路所有障碍。

流行观点之三:美国仍然领先

但这仅仅指现在。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世界领先的大学和著名的大公司。美国的军事力量较之任何对手都强大无比。美国在军事上的花费抵得上 世界上其他国家军事开支的总和。再看看美国的无形资产。美国人有效地结合了商业嗅觉和技术实力,从而引领着技术的革新。而大量精英移民还在涌向美国海岸。 现在,奥巴马入主白宫,这极大地推动了国家软实力。尽管奥巴马也是烦恼多多,但民调显示他仍然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领导人。让美国自豪于全球的还有其创意产 业(比如好莱坞)、美国的价值观、英语的普及以及美国梦的吸引力

以上都是事实——但是这些优势远比你想象的脆弱。美国的大学的确仍是宝贵的财富。但是如果美国经济无法创造就业机会,在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和计 算机科学专业就读的那些聪明的亚洲学生们,将会大规模地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财富》周刊最新的世界大公司排名的前十名中,美国只有两家公司:沃尔玛(第一)和埃克森美孚(第三)。而中国已有三家: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石油。如果 美国这两个字不再与机遇、繁荣和成功紧密相连,那么美国的吸引力将会大大削弱。有很多外国人被美国梦所深深吸引,但国际上的反美情绪同样深不见底(这 和奥巴马执政无关)。基地组织以及其他人已经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至于说美国的军事实力,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已经给了我们教训:美国的军事力量远不如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以及其他人所想象的那样实用。美国的军队、飞机 和导弹能够在几周内推翻位于世界另一端的国家政府,但是把征服的国家安抚和稳定下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战争胜利都过去好几年了,美国仍然深陷在阿富汗无休 止的叛乱中无法脱身。

不仅是美国人对海外冒险失去了兴趣,美国的军费开支在这样一个紧缩的年代也面临巨大的压力。目前华盛顿近乎瘫痪的低效让美国几乎不可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预算问题美国政府一直以来对外国借贷的依赖使美国变得异常脆弱所以才有了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09年谦卑地要求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是在用赤字资金维持着军事优势,这就意味着阿富汗战争是用中国发行的信用卡在透支买单。这就难怪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马伦将国家债务看作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 大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的军费开支正持续快速增长。该国即将宣布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其目标是建造五到六艘。更可怕的是中国新型导弹反卫星技术的发展将威胁到美 国对海洋和天空的控制,而后两者可是美国太平洋霸权的基础。在核武器时代,美国和中国的军队不太可能发生直接冲突。中国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美国最终 会发现它已无力支撑其太平洋的军事霸主地位。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可能将加大与美国的合作,以便与日益强大的中国相抗衡。但如果美国因为军费原因,逐渐退出环太平洋圈,它的这些盟国们会不得不接受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影响力将会扩大,而亚太地区(这一全球新兴的经济中心)将成为它的后院

流行观点之四:全球化将世界塑造成西方国家的样子

实际上未必。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一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根深蒂固的信念,认为全球化传播着西方的价值观。有些人甚至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法里德扎卡里亚曾准确预测:其他国家的崛起,将是后美国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就算是扎卡里亚也认为,这一趋势实际上是对美国有利的:如果处理得当,这种权力的转换……对美国是有利的。世界正向着美国的方式发展,各国正变得更加开放,市场化程度更高,并且更加民主

不管是老布什还是比尔克林顿都有着类似的观点,认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作为载体能够将美国的价值观输出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在1999年,也就是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的前两年,布什这样说道:经济的自由会带来自由的习惯,自由的习惯又会创造出对民主的渴望……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时间将站在我们这边

这个推理中有两个严重的错误。第一,经济增长将会不可避免地迅速带来民主化;第二,新兴的民主国家将对美国更加友好互利事实上,这两条假设都是不成立的

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几乎没有西方分析家会相信20年后中国仍然是一个一党制国家,而且其经济还会以惊人的速度保持增长。当时,西方世界普遍(并欣慰地)认为中国将不得不在政治自由以及经济衰败之间选择其一。显然,一个被严格控制的国家是不可能在手机和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的。就如同克林顿在1998 年访问中国期间陈述的那样:在这个全球信息化时代,当经济的成功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个人自由……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发展繁荣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事实上,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中国试图将审查制度与一党专政以及持续的经济增长结合起来2010年,中国政府和谷歌之间的对峙就极具启发性。谷歌,这 个数字时代的标志曾一度因反对审查制度威胁要退出中国,但最终还是做出让步。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时——应该就是 2027——它仍然是一个由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国家

即使中国真的民主化,也不能保证美国的日子会好过点,更不用说继续保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了。民主国家正逐渐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倾向于保持一致。印度在 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中就与美国意见不一。巴西也不太同意美国处理委内瑞拉和伊朗的方法。一个更加民主的土耳其如今也是一个更偏向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它在以色列以及伊朗问题上拒绝与美国保持统一战线。同样,如果民族主义书籍以及互联网网站在中国成为主流,一个更加民主的中国也可能同时更加桀骜 不驯

流行观点之五:全球化不是一场零和博弈

别那么确信无疑。美国的历任总统,从老布什到奥巴马,都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的崛起。就在奥巴马访问中国前夕的发言中,他曾如此总结了传统的做法:实力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国家之间不需要害怕其他国家的繁荣发展……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不管他们在正式发言中如何表述,美国的领导人显然已经开始有自己的顾虑了,这是理所应当的。现代经济的核心宗旨是贸易往来对双方都有利,合作双方是互 利共赢的,而不是零和博弈,不是一方赚得盆满钵满,而另一方却一无所得。但是这要求游戏规则决不能弄虚作假。时任奥巴马政府首席经济顾问的拉里萨默斯, 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举办之前的讲话中直接指出,当贸易的一方实施重商主义或者保护主义政策时,贸易的互惠原则将不再适用。显然,美国政府认为中国压低汇率是一种保护主义,它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并让美国本土失去工作机会。著名经济学家,比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以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的弗雷德伯格斯坦,都曾表达过类似观点,即认为关税或其他报复性措施将是一个合理的回应。合作共赢也就到此为止了

当涉及到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时,未来的世界看上去更像是零和博弈,尽管全球化这苍白无力的言辞还在安慰着最后一代美国政客。对美国来说,全球化带来的共同利益似乎已经取代了国际政治中最古老的规则——新兴国家最终会与现存强国发生冲突

事实上,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之间的冲突在从亚洲领土争端到人权问题等一系列方面都有所体现。值得庆幸的是中美之间基本不太可能爆发战争,但这也是因为双方都拥有核武器,而不是说全球化奇迹般地化解了它们之间的分歧

201011G20的首脑会议上,美国试图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但是中国却固执地拒绝改变其货币政策,完全破坏了美国的本意。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谈判也因为中美对峙而以混乱收场。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显然对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构成了长期威胁。中国勉强同意了联合国对 伊朗的制裁措施,但是美国为此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美国已不太可能破坏伊朗的核计划。中美双方都参与到与朝鲜的谈判中,但是无形之中的竞争,阻止了真正 有效的中美合作。中国不喜欢金正日政权,但是它对于韩朝统一也充满了警惕,特别是如果统一之后的韩国仍有美军驻守的话。中国还在激烈争夺资源,尤其是在寻 找石油,这可能是推动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的元凶

美国领导人在公开场合表示反对零和博弈的逻辑,这是非常正确的。任何其他表态都会与中国产生不必要的对抗。但这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经济和政治力量由西向东转移,新的国际竞争不可避免将会发生。

美国仍然具有不可比拟的强大实力。它的经济最终将会复苏。美国的军队遍布全球,并且其技术优势任何国家都难以企及。尽管如此,美国却不可能再拥有像过去17年间(自1991年苏联解体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球霸主地位了。繁华落幕,那些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Think Again: American Decline

This time it's for real.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