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瑟夫•奈 2009年8月18日日本《东洋经济周刊》
明年将迎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缔结50周年。这一条约半个世纪来一直维护着东亚的稳定。然而,日本国内政治现在越发不透明,北朝鲜进行核试验和发射导弹增加了日本人的不安。日本会不会转变长期坚持的“不拥有核遏制力”政策?日美同盟是否正在走向终结?
上世纪90年代初,许多美国人把日本视为“经济威胁”。两国一些人甚至认为,日美安全保障同盟是冷战的遗物,应当放弃。这种情况因克林顿政府1995年提出“东亚战略报告”而发生了逆转。“克林顿—桥本宣言”说:“《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是维护东亚稳定的基础,有助于促进实现冷战后东亚的繁荣。”这一政策在美国由跨党派政治家继承下来,在日本也得到了广泛支持。仔细观察两国关系的专家也一致认为,现在的日美关系要比15年前好得多。
尽管如此,但日美同盟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面临三大课题。
第一个课题是北朝鲜。北朝鲜先后撕毁了一些条约。就连对北朝鲜拥有最大影响力的中国也担心其体制崩溃会引起两国边境的混乱,因此不能对北朝鲜采取强硬态度。
日本公开支持实现“无核世界”的目标,但同时依靠美国的核遏制力,期望避免自身成为北朝鲜核威胁的对象。日本人害怕美国将核武器数量削减到与中国相当的水平,进而导致核遏制力可靠性降低。
然而,认为核遏制力取决于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核遏制力取决于核武器的性能与核武器的可靠性。冷战时期,美国之所以能够保卫住柏林,是因为北约信任美国,美军为了防备苏联发起攻击而驻守在欧洲最前线。
美国为日本提供核遏制力保证的是驻扎在日本的约5万名美军。两国实施开发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等共同项目,因此增进了信任。
同样重要的是,美国保证重视盟国,在对亚洲政策上实行不绕开日本的政策。这是希拉里国务卿首次出访就访问日本的理由。在美中关系上,不推进多边合作关系而推进只有两国的2G关系,这是错误的。
第二个课题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而日本对中国的实力增强感到神经紧张。上世纪90年代重新就《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举行谈判之际,日本领导人私下问道:“美国会不会更加重视中国而抛弃日本?”当时(现在也是如此),笔者回答:“不必为此担心。”
理由有两个。一、中国对美国来说是潜在的威胁,而日本不是。美国和日本拥有共同的民主主义价值观,而中国不是民主国家。
此外,中国的国内形势依然不明朗。从历史上看,中国已经变得非常自由,但政治制度改革远比经济发展落后。中国还没有解决民众的参政问题。中国总是存在为控制国内问题而激发民族主义的危险性。
与此同时,正如中国领导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和谐的,那么符合日美中三国的利益。一面实行将中国融入世界的战略,一面对不确定性采取防范措施,这对日美两国来说具有意义。其中,存在日美中三国进行合作及其他地区合作的根据。
第三个课题是,日美同盟必须应对传染病、体制崩溃国家的难民外流这些对两国来说极其重要的新课题。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日本在这一领域可以发挥优势。
一部分日本人认为日美同盟的安全保障内容不平等,因此表示不满。然而,在这一新领域,日本是强有力的伙伴。在对从非洲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提供开发援助,参加世界防控疾病项目,对联合国提供资助,参加打击索马里海盗,以及从事提高能源效率的研发等方面,日本都走在了最前面。面对这些课题,日美两国可以在提供能给全世界带来好处的国际公共财富上进行合作,并建立对等的伙伴关系。这正是笔者对日美同盟的未来表示乐观的理由。(吴谷丰译)